第(2/3)頁 “開弓沒有回頭箭,幾十萬人馬云集關(guān)中,又耗費了無數(shù)錢財、糧草,我等豈能無功而返呢,巴蜀就算是銅墻鐵壁,本大都督也要撞出個窟窿!………”李靖沉聲開口道。 巴蜀地形就算是再險惡,可終歸也并不是萬能的,并不代表巴蜀之地就絕對無法攻破。 戰(zhàn)國之時,秦將司馬錯揮師南下,走漢中棧道攻滅巴蜀,將之變成了秦國的后院,說明從北向南可以動武! 楚漢之時,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舉拿下關(guān)中之地,奠定了大漢帝國的根基,說明從南向北也能用兵! 既然其他人可以,李靖就不相信,他會比其他人差了。既然其他人可以做到,難道他李靖就做不到了么? 其他人最后既然有辦法可以將巴蜀之地這個鐵窟窿給撬開,那他李靖最后肯定也有辦法將這個鐵窟窿給撬開。 古人都能夠做到的,李靖自信自己同樣可以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加好,攻克漢中、攻克巴蜀,將整個益州都歸于晉軍旗下,為晉軍真正能夠席卷天下那一日,搬開它們最大的絆腳石。 大軍征戰(zhàn),士氣為先,不管接下來究竟采用什么樣的打法,可是,在士氣上卻要先做好保障。如果連最基本的士氣都無法做好保障的話,那最后就算是有再精妙的計策,很可能取到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最后說歸到底,就算是再精妙的計策,再天衣無縫的計謀,負責(zé)實施他們的終歸還是人。如果在人這方面出了問題的話,那一切都萬事皆休。 “男子漢、大丈夫,能夠戰(zhàn)死沙場、馬革裹尸乃人生大幸也,我等又何懼之有呢?” “只有戰(zhàn)死的將軍,沒有后退的懦夫,末將愿為大都督赴死!” “末將愿為先鋒官,第一個殺進漢中!” 在李靖的激勵下,一眾將領(lǐng)也有了士氣,紛紛要充任先鋒官,第一個殺進漢中、甚至是殺進成都、生擒蜀王劉徹! 眾將士在李靖的激勵之下,群情激憤,一個個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只是,打仗卻從來不直接沖動的事情,激勵起來士氣歸激勵起來士氣,士氣雖然被激勵起來了,但卻決不能因此而莽起來。 歸根結(jié)底,將在謀,而不在勇。打仗,絕不僅僅只是一件單純的莽的事情。當(dāng)然,依靠莽的話,也有可能取得一時的勝利,但卻絕對不可能取得一世的勝利。 因此,李靖主動出聲揮手制止住了就像是打了雞血的眾位將軍,而是和他們一起商量起了入蜀的計策。 在平常打仗的時候都不能依靠莽,更別說是攻打巴蜀之地這種地理特殊的地方了,真要是一頭莽進去的話,很可能就是一個全軍覆沒的效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