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翔轉身回到大堂,看到王忠嗣從外面進來了,他帶來的答案,卻似乎正在情理之中。 益州就算是再富戍,但也架不住這里接連不斷的打仗。當然,誰和劉徹本身的性格有關!劉徹的能力強歸強,但到了窮兵黷武的時候也是真的窮兵黷武,辛辛苦苦種田那么多年,但卻在幾年的時間里打了個空! 劉徹前期雖然一直在種田,但到了動兵的時候。不動兵則已,可一動兵就是連續好幾年的動兵。 從他開始出兵南蠻的時候,幾乎就沒有停止過。 先是出兵南蠻,接下來就是征討項羽,再往后就是和朱元璋之間的長期對峙了。而在這中間,還曾經大舉出兵幫劉秀打過荊北之戰。 這接連不斷的幾場仗打下來,劉徹之前就算是積累的家底再多,但也絕對是消耗嚴重。 而且,益州還保持著如此龐大的兵力規模,本身就是一筆龐大的后勤壓力。在晉軍的這一場征蜀之戰打下來之后,劉徹他這邊早就已經開始吃不消了,他那邊也一直在苦苦支撐。 況且,不只是劉徹,蜀軍在攻入蜀中之后,肯定不可能全部的后勤都交給后方來解決了,一部分后勤就因此而做到了就糧于敵,從他們打下的益州地盤,本地進行征集糧草。 而晉軍如果從本地征集糧草的話,那糧草從哪里征集而來?當然還是從百姓的手中征集而來了!晉軍雖然也可以繳獲一些蜀軍的糧草,但也并不是每破一城都有這種機會的,不少益州將領在城破之前都會及時點燃糧倉,就算是自己不好,但也絕對不讓晉軍好。 還有一些世家大族為了獻殷勤,主動向晉軍獻出糧草,他們的糧草雖然確實有他們自身的一部分,但同樣有相當一部分也是從百姓的手中巧取豪奪而來的。 因此,本來作為天府之國的益州,這個時候其實并不輕松。 諸葛亮上任刺史之后,雖然全力處理了,但他畢竟上任的時間還短,很多問題才剛剛開始著手,現在才剛剛開始進行梳理。 真正看到了益州的情況之后,李翔對這里才越發上心,越要想辦法,在最短時間之內將這里恢復過來。 而就在李翔到達益州的時候,收到消息的南蠻眾多高層,這個時候也已經齊聚一堂。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