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此,慕容垂急兵推進之下,一口氣將三萬大軍分成了好幾路兵馬,齊頭并進,妄圖以最短的時間擾亂西州東部地區(qū)。 魏舒并不敢真的讓慕容垂這三萬兵馬擾亂西州東部地區(qū),進而威脅到玉門關(guān)。 一旦玉門關(guān)被破的話,那么,這一場大戰(zhàn)將不會再有任何的勝算。到了那個時候,涼州的元蒙部隊大可以分兵而來,一邊抵抗衛(wèi)青和蒙恬的同時,一邊由玉門關(guān)涌入西州地區(qū),幾面夾擊之下,蘇定方將不會再有任何的幸存。 再則,慕容垂這種分兵的做法,也讓魏舒看到了機會。 打仗嘛,無非就是一個以強擊弱。 雖然說在總體上,魏舒手中可掌握之兵,相對于慕容垂手中可掌握之兵是處于劣勢的。但如果面對慕容垂風(fēng)兵的某一路兵馬,那就不是不可以一戰(zhàn)了,也未必就沒有勝算了。 故而,魏舒果斷出擊,珍惜這個在他看來出擊的機會。 但是,當(dāng)行至一半的時候,魏舒這個時候卻察覺了元蒙其他幾路兵馬的異動,這個時候的魏舒終于驚覺已經(jīng)中了慕容垂的計謀,第一時間就想要撤回。 可他雖然察覺了,讓慕容垂的包圍卻并沒有及時完成,但這個時候想撤出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面對慕容垂的迂回包抄,魏舒且戰(zhàn)且退,一路之上,連續(xù)敗了三陣。 最終在原莎車國故地被慕容垂的三萬大軍徹底包圍。 而到了這個時候,魏舒八千大軍,經(jīng)過連續(xù)的敗退之后,也只剩下半數(shù)。 剩下的半數(shù),有兩千人在先后幾戰(zhàn)之中被慕容垂殺傷,剩下的那兩千人則是被元蒙俘虜。 蘇定方的西州兵馬,也是由漢人和西域人混雜而成。慕容垂也不怕招收大量俘虜,大不了扔到后方當(dāng)奴隸就是。 而面對如今已經(jīng)是翁中之鱉的魏舒所部,慕容垂卻并沒有著急發(fā)動最后的進攻,反而只是簡單的將魏舒包圍起來,不去徹底消滅他們,但是,卻也不允許他們突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