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放著立功的機會不要? 伏伯卻心知出了內鬼,可是他沒有辦法。 因為他明白,只有薛雄有時間,也有機會,能悄悄地做了這事。 他更明白,薛雄是個睚眥必報的小人。 可他沒有辦法,因為是薛雄把他從死人堆里背回山,傷好以后,又是他跟自己建立了這個山寨的。 過場還是要走的,詢問被救醒之人。 二人把所有的人救醒,皆道是只見眼前一道黑影,后腦殼被擊,便暈了過去。 望著這些人,誰也說不清是什么情況,李文點了點頭道:“再問也只是枉然,走吧。” 二人誰也沒有意識到,這放走的人,本名叫淵蓋金(淵姓),是高句麗末期非常具有爭議性的鐵腕軍事獨裁者。 在中國的史書上通常避唐高祖李淵諱而稱為泉蓋蘇文(泉姓)。 蓋蘇文作亂遼東,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結果鳳凰山一役,蓋蘇文幾乎將瓦崗群雄全部殺盡。 一個能與薛仁貴大戰一百多合的主帥! 伏伯交代了幾句,便帶著李文往后山禁地走。 夜,細雨菲菲,黑暗的世界,李文覺得寸步難行。 伏伯卻是健步如飛,他見李文走不動,索性背著李文上山。 二人走了小半個時辰,方到一處懸崖之上,伏伯卻是粗氣都不喘。 他立于崖前,低頭輕嘆道:“保守了多年的秘密,明天起,便世人皆知了。” 李文才感嘆,有這樣的師父,才有薛仁貴那樣的徒弟。 伏伯卻與其說起往事來,原來此處是一藏寶之地,究竟是哪支軍隊留下的,他卻不知。 當年,伏伯是隋末龍門農民起義領袖毋端兒的武教頭。 毋端兒義軍失敗后,處境險惡,將他的藏寶之圖交與伏伯。 并拜托武教頭帶領其大兒子隱姓埋名逃避他鄉,可是二人這話還沒說完,連他大兒子還沒見到,便叫敵軍發現。 一場惡斗下來,伏伯身受重創…… 后來伏伯四處尋訪,這戰亂之后,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人談何容易。 訪十數載而不得,伏伯確信要不就是他要找的人不在人世了,要不就是隱姓埋名了。 可眼下自己已經六十歲了,這么大一筆財富,在江湖上足能掀起一場浩劫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