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可悲的是,這個時代,有無數會做出這種事情的不算人的人。 更可悲的是,發生這樣的事情在這個社會看來反而是正常的,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正常,最多為之唏噓,而不會覺得這是咄咄怪事,更不會為此感到一絲一毫的憤怒。 最多感慨一下,然后就開始祈禱自己不要遇上軍隊,自己的家人和親戚朋友也不要遇上軍隊,永遠都不要遇上軍隊過境。 燒殺搶掠是正常的軍隊。 不燒殺搶掠反而保護民眾的軍隊是神話。 民眾是軍隊天然的獵物。 這才是這個社會的普遍觀念。 蘇詠霖覺得心里有一團火,一團正在熊熊燃燒愈演愈烈的大火。 他想做點什么,也覺得自己必須要做點什么。 回到金軍軍營,蘇詠霖思考一番,下令召集全軍用布巾捂住口鼻,跟著他一起前往各受災村落巡視,并且為遇難者處理尸體。 土葬是很難了,火葬是他們最后的尊嚴。 把他們的尸體堆在一起,點燃柴火和燃料,用熊熊烈火送他們最后一程,祈禱他們能有來生,祈禱他們的來生不用生在那么殘酷的世界。 不管這些尸體是完整的還是不完整的,重度腐敗的還是輕度腐敗的,男人的還是女人的,老人的還是孩子的。 整個過程中沒人說話,大家都很安靜,默默的跟在蘇詠霖身后為這些遇難者獻上最后的哀思。 過程中有人嘔吐,有人偷偷的抹眼淚。 在勝捷軍這樣一支講究共情的軍隊里,沒有什么比這殘酷的地獄景觀更能教育士兵了。 如果勝捷軍足夠強大,就能在更大的范圍內推行新農村政策,就能更多的組織這些農民快速的逃難,就和那些幸存的新農村一樣。 可是勝捷軍的力量還是太弱小了,弱小到了只能護住自己,護不住別人的地步,甚至連護住自己都不是很容易,面對強大的敵人也是險象環生。 勝捷軍還沒有變得更強。 勝捷軍還需要變得更強。 稍晚些時候,蘇詠霖回到金軍廢棄大營聽取最新的清理報告,基本上斷定逃跑的金軍不太可能重新形成有威脅的戰斗力,更可能的是作鳥獸散,回家去了。 死去的軍官太多,失去那么多軍官的軍隊不可能繼續維持建制,他們也得不到足夠的糧食維持軍隊建制,所以潰兵紛紛逃回家是最可能發生的事情。 蘇詠霖感到稍稍有些放松,堵得相當難受的情緒也稍微得到了舒緩。 一直到夕陽西下時分,去處理尸體的士兵們紛紛返回,然后紛紛到小河邊洗手洗臉,仿佛是要用冰涼的清水洗掉心中苦悶似的。 就在這個時候,趙開山來了。 趙開山本來在軍營那邊等著蘇詠霖來見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