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一頁就這樣揭過去了。 問題要是嚴重的話,就不會那么簡單。 勝捷軍內決不允許任何軍官對士兵使用私刑,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問題會非常嚴重。 之前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一名訓練軍官因為幾個新兵連續三次懶惰、不愿意早起訓練而氣急,從而動手毆打他們,事情傳開之后,軍法司立刻介入,并且第一時間報告給了最高統帥蘇詠霖。 蘇詠霖立刻放下手里的事情親自前來參與處理。 最后的結果是把那名軍官撤職,使之成為普通士兵,書面檢討五百字,并且在全軍面前做檢討,罰清理軍營糞便三個月,還要當眾向那幾名被打的新兵道歉。 而那幾名新兵也因為不遵守軍規遭到了懲處,道歉之后被撤銷軍籍,遣回原籍,家屬取消軍屬待遇,軍屬收益全部收回,終身不得再次進入勝捷軍、農會組織內工作。 等于把他們拉入了黑名單。 然后把這個處理方案公之于眾,當時在勝捷軍內部引起了很廣泛的討論,大家都認為這樣的處理結果能服眾,所以普遍認同。 這也對軍官和士兵起到了間接的教育作用。 這是勝捷軍和其他軍隊完全不同的地方,也是和大同思想最接近的地方,越是深入了解這支軍隊,參與到軍隊的運行之中,辛棄疾就越是能感覺到這里就好像一個微縮的大同社會。 可是他們的指導思想并不是儒家思想,而是那個奮斗者的思想。 甚至于蘇詠霖這個開創者對儒家思想并不尊重,甚至會出動軍隊強行攻打曲阜縣城,用武力脅迫孔家人出任曲阜縣令。 這毫不尊重圣人的行為,讓辛棄疾十分震驚,也完全想不通。 為什么偏偏是這個人讓大同社會無比真實的接近了現實呢? 這種矛盾感讓辛棄疾極為困惑。 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組織? 為什么它如此的接近大同社會,卻又好像和這一切格格不入似的? 辛棄疾急切地想要尋找到答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