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一定會來。 蘇詠霖有這樣的自信。 趁這個機會,他加緊訓練士兵,并且多方籌集糧食、肉干、軍械,更多的儲存在軍營中,以備不時之需。 那么就算后方被攪亂了,孫子義沒能扛住,他也能堅持更長的時間,到時候和金軍玩澤國戰術,看看誰能撐的更久。 仗打到這個份上,兵種之間的區別已經不是很大了,就看誰更能堅持。 水淹真定之后的第六天,十二月十二日,蘇詠霖得知雄州金軍主力已經于十二月十日出兵了。 大概是糧秣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所以他們迫不及待的就出發了。 蘇詠霖的預測基本上沒有錯,金軍的確兵分兩路。 有一支數量相當的金軍順著滹沱河一路西進,大概目的是為了威脅真定聯軍主力的側翼,威脅聯軍后勤。 而另外一支人數更多的主力則是從北邊來,走的是陸路,看他們前進的方向,目標很有可能是定州,大概率是要和聯軍主力正面對峙。 蘇詠霖得知情報之后,迅速判斷金軍還是想要采取兩路夾擊的策略,一路正面牽制、威懾,一路搗毀糧道,孤立斷絕主力后路,逼迫主力與之進行戰略決戰。 后方一旦吃緊,前方主力必然要增援,而那個時候就是金軍騎兵出動,依靠速度優勢和聯軍主力打野戰并且擊破聯軍的時候。 金軍一定會故技重施,重演擊潰壓迫孫子義的那一戰,想著利用騎兵的優勢,用同樣的方式打敗蘇詠霖。 但是他的戰術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孫子義沒有大水作為另外一種攻擊方式和保全自己的方式,而蘇詠霖有。 如果局面真的惡化到了不得不與之戰略決戰的時候,蘇詠霖就會掘開對外這一層的水壩,把淹了真定城的大水放出來,大水漫灌,抵消騎兵的機動力,在泥濘的土地上打一場戰略決戰。 有本事你就來! 咱們互相傷害啊! 我倒要看看在泥濘的土地上到底是你們這四只馬蹄子好使還是我這兩只大腳板好使! 蘇詠霖惡狠狠地盯著北方,眼中滿是強烈的戰意。 他絕對不會退縮,他一定會迎難而上,想盡一切辦法打敗這支金軍! 這道坎跨不過去的話,他也就到這里為止了,根本不要想著推翻金廷光復中原,然后實現自己的理想。 這種惡劣的戰略大環境之中,如果勝捷軍沒有岳飛兵團那樣的戰斗力,如果蘇詠霖本人沒有岳飛那種指揮能力和統戰能力,根本不可能生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