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八十五 抵達中都-《啟明1158》
第(2/3)頁
南宋使節團在駐軍亭驛站休息了一天,九月初二日上午,他們出發前往中都城,九月初二日下午,他們緊趕慢趕,趕在夕陽時分抵達了中都城外,完成了此次一半的旅途。
眼望著中都城,南宋使節團成員無不感到震撼。
原因無他,中都城實在是太高大太雄壯了。
作為原先金國的首都,完顏亮其實并沒有來得及對中都城大興土木就準備南下遷都開封了,蘇詠霖拿下中都之后才正式對中都城進行了一系列的擴建和改造,把中都城打造為了大明第一雄城。
之所以這樣做,理由也很簡單。
其一是為了增強中都城的軍事屬性,讓中都城成為華北軍事重鎮,成為扼守中原的屏障,同時也將成為控制遼東和長城的跳板,不僅作為首都,也要作為軍事重鎮而存在。
其二就是為了彰顯大明帝國的氣勢,作為首都,不高大雄壯不足以體現出大明帝國的國力雄厚、國勢興盛,這是一種象征,類似于一個人前往正式場合參加社交活動時對自己的打扮。
雖然平時肯定不這樣,但是關鍵時刻必須要正式打扮,以此顯示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人的體面和莊重。
比起五年多以前的中都城,現在的中都城完全變了個樣子,蘇詠霖幾乎是重新建造了中都城的外城墻,比起原先的中都城擴大近三倍。
這還不算,中都外城墻其實至今尚未完工,未來還要繼續擴大規模,使得中都成為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巨城。
據洪武四年三月份的人口普查報告顯示,中都城的常住人口已經突破八十萬,算上日常流動人口,分分鐘突破百萬規模。
城市居民,外地商業人口和手工業人口把整座城市盤活,作為承接中原、連接遼東和大草原的交通樞紐,中都城擁有其他任何一座城池都沒有的繁華和興盛。
在這個逆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中都城的人口不減反增,商業日漸繁榮,以中都城為核心的華北經濟體系正在成型。
這足以體現出蘇詠霖經營之下的中都城到底有著何等的旺盛生命力。
如此巨大的人口規模,當然也需要一座巨城用以容納。
而就眼下來說,南宋的臨安城其實在人口規模上并不比中都城差,甚至于比中都城還要多上一些,商業也相當繁華,但是整座城市無論從什么角度上去看,都只能看出繁華之美。
而中都城能夠看出的不僅僅是繁華之美,還有莊重威嚴之美。
虞允文有點軍事思維和軍事眼光,他很快就在心里產生了一種極為不忠誠的既視感。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赤水市|
临澧县|
新乐市|
小金县|
衡阳县|
保定市|
梓潼县|
嘉兴市|
平泉县|
陵水|
稻城县|
山东省|
唐河县|
吉安县|
华池县|
龙海市|
余庆县|
澄江县|
偃师市|
平和县|
石泉县|
安阳市|
通道|
南川市|
佛教|
芒康县|
兰考县|
林周县|
奎屯市|
恩施市|
平潭县|
左权县|
贵定县|
德阳市|
麻阳|
屏南县|
庐江县|
八宿县|
建平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