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襄樊宋軍來說,老弱是毫無必要的存在,留著也是浪費城內糧食。 除非本身是工匠、醫生、飼養員、樂師等等有技術的人,那可以留下來為宋軍高層服務。 于是王彥下令把城中沒有一技之長的老弱全部趕出去自生自滅,他們自己餓死也好,被明軍殺死也好,都與城中宋軍無關了。 襄陽大軍經過緊張的戰備之后,從周邊地區搜刮了四萬青壯男子和三萬多青壯女子。 這一波行動幾乎把他們所能抵達地區的青壯男子、女子一掃而空,因為數量不夠,所以難免抓了一些中年男子女子和少年男女充數,以方便達到王彥需要的數目。 襄樊二城內的老弱病殘被集體趕出去之后,城內口糧狀況也好,生存環境也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原本預計只能支撐三年的糧食儲備現在能支撐四年多了。 這個時候多來一些壯丁和女子對于王彥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隨意他需要數量較為龐大的青壯男女進入襄樊二城,為他的防御計劃添磚加瓦。 至于軍隊在這個過程之中對當地百姓做了什么,是如何讓他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都不在王彥的考慮范圍之內。。 他不要過程,只要結果,結果讓他滿意,他就重賞。 至于過程…… 誰在乎? 宋軍士兵們帶著刀,大笑著走出去,一段時間之后,他們推攘著青年男女、扛著大包小包的回來,滿載而歸。 他們不僅把周圍人力一掃而空,還把周邊地區的糧食和財物一掃而空。 但凡是能吃的能用的都被他們搜刮到了襄樊二城之中,周圍地區只留下遍地老弱病殘等死。 當然,如果這些老弱敢于出頭保護自己的家人,他們也會一刀上去了結了他們,毫不留情。 于是他們所過之處無不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僥幸未死者抱著死去親人的尸體痛哭流涕,哭天喊地, 卻無能為力。 等待他們的只有無情的死亡。 除此之外,倒也不是沒有特殊群體受到了特殊對待。 比如地方官員, 只要愿意交一筆錢給宋軍高層, 就能得到他們的庇護從而進入襄陽。 或者那些有錢的富戶, 發現已經逃不掉的時候,交一筆錢給宋軍高層, 也能進入襄陽避難。 他們都會得到較為不錯的待遇,宋軍高層向他們許諾,進入襄陽之后可以得到糧食供應, 可以和之前一樣生活,直到戰爭結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