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了順應虞允文旳要求,三百名“戰士”也是很努力的學習。 但越是學習,他們越是感覺到自己生還的可能性就不太大。 因為他們并沒有足夠的把握可以順利拆毀大壩,并且在大水泛濫之后還能安全回到南宋、回到他們的家人身邊。 然而虞允文卻告訴他們不要這樣想。 “本官知道,這對于爾等來說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情,但是爾等更要清楚,這不僅僅是大宋的戰斗,也是爾等自保之戰,大宋若是頂不住明國的進攻,臨安就會失陷,臨安一旦失陷,爾等家人難道能獨善其身嗎? 爾等作為明國叛逆,背叛明國,公開宣稱明國的罪惡,此等行徑早已為明國所知,爾等早已沒有退路,唯一的前路就是和大宋同生共死,大宋生,則爾等生,大宋死,爾等亦死無葬身之地!” 三百名“戰士”對于這件事情是十分清楚的,作為叛徒的他們,已經沒有退路,只能跟著南宋一條路走到黑。 南宋頂住了,他們的家人至少還能活下去。 南宋頂不住,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一起,會死的更慘。 蘇詠霖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絕對不會。 虞允文看著氣氛差不多烘托到位了,便開始向他們傳達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不是走陸路,而是走水路,或者說,是走海路。 明國擁有廣大的海岸線,不可能在海岸線的每一處設防,所以比起走陸路會遇到的諸多關卡和恐怖的原始森林,果然還是海路更方便他們全體抵達明國。 登陸之后就要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當初竭盡全力從明國逃到南宋的本領拿出來,把吃奶的勁兒都拿出來, 絕對不要有任何保留, 然后成功抵達目的地。 根據南宋探子舍生忘死的探查, 他們確定黃河工程中比較薄弱的大壩在曹州、單州一帶,只要他們抵達曹州和單州,破壞掉比較脆弱的曹州單州大壩, 就能實現黃河決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