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番南下,蘇詠霖帶著很多部下和廣州復興的基層會員們到處走走看看,覺得自己了解到了不少東西。 他此前從未來到過嶺南地區,對這一時代的嶺南地區到底有著什么樣的風土人情是完全不清楚的,這一次自己走走看看,感觸頗深, 他多次公開宣稱大明國和大明國的官員們不要保留過去封建王朝的臭毛病,嶺南之地開發晚,荒地多,但是不代表就是什么未開化的蠻夷之地。 嶺南也是大明國土,嶺南人民也是大明國民,類似于【南蠻子】之類的侮辱性蔑稱他不想再次聽到,什么蠻荒之地什么流放終點站之類的,蘇詠霖也不想聽到。 他還和梅州、惠州等地一些中原、江南地區的移民做深入交談,了解他們的祖輩、父輩是因為什么原因來嶺南避難的,問他們的祖籍,問他們的生活狀況和未來打算。 他們當中只有少部分人流露出了想要回老家看看的想法,大部分人還是想要留在當地。 幾十年了,他們也習慣了這里的生活,老家雖然好,但是現在,他們屬于這里,他們屬于這個全新的家園。 他們不走了。 不走也好,留在當地,建設當地,未來明國的開發政策肯定有相當一部分是要向嶺南傾斜的,發達的海上貿易也能給嶺南帶來充足的建設資金。 用不了很久,嶺南就會成為下一個江南,會成為全國人民的大糧倉。 在正月月底的時候,蘇詠霖得到了張越景和趙玉成的聯合軍事報告,得知廣南西路已經被明軍全部拿下了。 地方上的那些地主團練和試圖偷襲明軍的土司武裝被明軍全部揚了,少數選擇投降和接納明軍進駐的土司武裝得到了暫時的保留,宋官方勢力被徹底消滅干凈了。 也就是說,宋作為一個國家政權和實體,至此徹底被消滅干凈,不復存在,已經失去了和明國共論天下的可能性,已經完全成為了過去式。 南宋已經徹底滅亡了。 不過那些土司和地方勢力雖然愿意接受明軍的進入和控制,但是對于明國的政策,他們到底元不愿意接受,還有著非常大的回旋空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