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02章、大患也-《蜀臣》


    第(1/3)頁

    動用近十萬將士的軍爭,光是綢繆就需要不少時間。

    如各郡縣的駐軍調防、各部兵馬的聚集、糧秣輜重的轉運,還有鼓舞士卒們的勇氣等等,非一日之功。

    亦然不可能瞞得過魏國。

    抑或者說,歷經了第一次隴右大戰的措手不及后,魏國就再也沒有對大漢的動靜掉以輕心過。

    當丞相諸葛亮與鄭璞定論了軍計后,讓各部兵馬開始備戰之時,鎮守在關中長安的魏國大司馬曹真,也開始了督厲各部備戰。

    戎馬數十年的他,也將目光投來了安定郡。

    軍中細作以及駐守在涼州的楊阜、郭淮以及魏平等陸續傳來的消息,都斷定了漢軍兵出之地乃是安定郡。

    逆蜀諸葛亮親自領軍去隴右了。

    且逆蜀排得上號的軍中宿將,除了吳懿部歸去漢中郡駐守外,皆轉去阿陽城一帶聚集。

    這也是一種必然。

    因為有連綿的秦嶺山脈在,逆蜀無法直接進攻關中。

    就如昔日他領軍走秦嶺谷道直接攻漢中郡一樣,糧秣輜重轉運等后勤壓力太大,無法持久作戰。而且,不算寬敞的秦嶺谷道,也無法讓兵力悉數展開,不是利好于進攻方的戰場。

    再者,他這兩年依著秦嶺山脈北麓修筑了不少戍圍。

    逆蜀如果從漢中進軍,就必須先將這些戍圍一個個攻拔后,方可圍困城池。

    所耗費時間,就足以讓逆蜀苦于糧秣轉運而退兵了。

    兵貴勝,不貴久。

    逆蜀有更好的選擇下,絕不會未戰便讓自己陷入不利的條件中。

    而若是兵出安定郡,不管是伺機進軍涼州,還是南下來右扶風,逆蜀便擁有了回旋的空間。

    對此,曹真勒令涼州各部繼續堅守,不可擅動避免中了逆蜀的“調虎離山”之計外,還將大部分兵力都遣去了安定郡。

    自身也轉來了陳倉城駐扎,以逸待勞等逆蜀丞相諸葛亮的動靜。

    有了數年時間的整合,以及拜冀州黎庶大舉遷徙來關中三輔,如今的他,戰時已然可征伐近十萬大軍。

    事實上,若是逆蜀無有動靜,他也有打算在今歲末抑或者是明歲初,便上表雒陽請命伐蜀。

    這里面不僅是兵甲充足,無需在被動守抵御的緣由。

    還有歲月不饒人。

    他年事已高,且這兩年小病頻發。

    若不早些進攻,他擔心自己的有生之年,再沒有機會將隴右奪回來而抱憾而終。

    至于為何要等到年歲才請命征伐,乃是不想讓魏國陷入兩線作戰,甚至是三線作戰!

    兩線作戰,自然便是逆吳與逆蜀有盟約,難保沒有共盟出兵的意圖。

    三線作戰的緣由,乃是遼東公孫淵。

    去歲的時候,天子曹叡得知公孫淵叛魏與逆吳勾連后,便讓大將軍司馬懿暗中調遣兵馬往幽州右北平聚集。

    打算先發制人,將割據多年的遼東公孫家徹底拔除。

    順勢威懾魏國北疆的鮮卑及烏丸部落。

    但當司馬懿暗中趕赴右北平后,事情便出現了轉機。

    今歲春三月時,逆吳孫權不顧群臣的諫阻,以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將軍賀達、中使秦旦等領兵萬人,送金寶珍貨、九錫備物,從海道入遼東,封公孫淵為燕王。

    但吳軍到了遼東后,公孫淵便背盟,吞并了士卒及資財,且斬殺了張彌等人,送首級前來雒陽以表忠貞。

    對此,是否還要繼續攻伐遼東,雒陽袞袞諸公都有了不同的意見。

    覺得不可再伐的人,覺得遼東地處偏遠,兵出難以建功;且就算攻滅了公孫淵之后,也得繼續以“羈縻政策”擢拔當地豪族來治理。

    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卻沒有多少利益,還不如繼續留著公孫家鎮邊。

    反正他斬殺了逆吳的大臣,也難以與魏國為敵了。

    而堅持繼續征伐大臣,則是覺得公孫淵既然叛一次,就能再叛第二次。

    彼狼子野心,已彰顯無遺。

    如今不除,以后待魏國被逆蜀與逆吳犯境時,孰知他會不會再度背叛?

    而且,有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四萬步騎都在幽州右北平聚集了,怎能朝令夕改呢?

    兩種截然相反的言論,讓天子曹叡也難以抉擇,亦然暗中遣使來關中問計于曹真:罷兵乎?不改初謀乎?

    那時,曹真的回復很簡單。

    讓天子曹叡坐等司馬懿的軍報即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湖南省| 蓬莱市| 宜兰市| 大渡口区| 怀来县| 靖边县| 金溪县| 丰台区| 颍上县| 田林县| 满洲里市| 比如县| 灌南县| 江山市| 雷州市| 哈巴河县| 涟水县| 无棣县| 新源县| 金坛市| 缙云县| 安泽县| 富裕县| 岳池县| 胶南市| 涡阳县| 兰坪| 曲松县| 辛集市| 湘潭县| 溧阳市| 彭泽县| 阳山县| 西城区| 宁波市| 连平县| 贺兰县| 罗山县| 比如县|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