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滅遼-《蜀臣》
第(2/3)頁
最后只得殺馬為食、掘地取水方渡過難關,隨軍的郭嘉也因此染病身亡。
司馬懿此番便吸取了此教訓,春三月從右北平出發,正好在趕在六月之前抵達遼水(曹魏與公孫的分界線),能可以避開入秋的雨季,亦能在戰后避開嚴冬歸師。
他有把握,百日內便可掃平公孫淵。
這倒不是司馬懿自大。
而是公孫淵公孫淵治下擁有四個郡,分別為遼東、玄菟、樂浪與帶方郡,在實力上無論如何都無法抵御得了曹魏。
他唯一的勝算,便是及時洞悉魏軍的來襲,有充足的時間放棄遼東、玄菟二郡,往樂浪與帶方二郡(朝鮮半島)避戰。讓魏軍的補給線更長,且拖延時間至冬季,讓寒冷的氣候將魏軍的戰力下降,無法繼續攻擊。
畢竟,有巴蜀與東吳在側虎視眈眈,司馬懿不可能一直呆在遼東。
一旦到了冬季,無需他做決定,雒陽曹叡就下詔令退兵了。
若是公孫淵打算堅守襄平(治所),抑或者是依托著雙方的分界線遼水布防,以遼隧為依托拒敵于國門之外,那就等于坐等滅亡。
當然了,在司馬懿給曹叡的推斷中,認為公孫淵乃守家之犬,不可能放棄遼東及玄菟郡。
他覺得公孫淵舍不得。
抑或者說,無論是誰,都不會舍得。
遼東與玄菟郡的人口及資源,比樂浪與帶方郡豐饒多了。
公孫淵若是放棄了,就等于失去了當地士庶的支持、自身的根基。
是故,雙方的分界線遼水之上的重鎮遼燧城,便成為了此番征伐的決勝點。
公孫淵若是能守住遼燧城,司馬懿便無計可施;但若是司馬懿攻破了遼燧城,困守在襄平城的公孫淵便成為甕中之弊。
這便是曹叡讓毌丘儉帶著千余禁衛前去的緣由。
毌丘儉走的是海路。
船只有數十,皆是運輸的大船。
有這些船只在,司馬懿若是無法攻破遼燧城,便兵行險計,從遼水運送兵馬繞過遼燧城殺去襄平城,直搗黃龍。
反正,運輸所用的船只沒有戰力。
只要聲稱這些船只是魏國雒陽的權貴順勢遣來,購置遼東稀罕物品的,便不會引發公孫淵的警戒。
這樣的調度,還真用上了。
當毌丘儉帶著船隊,浮海到了遼東郡,走遼水至遼燧城時,便發現城池堅不可摧。
先前,公孫淵遣人去求孫吳封賞時,便做好了魏軍來征伐的準備。
遼燧城的位置,在大遼水與小遼水匯流之前的中心洲,本來就是易守難攻之地。且如今守軍還在遼燧城外面,足足挖了四十多(漢)里的壕溝引水灌入,成為了“島中島”。
這樣的地利優勢,再加上守將卑衍很得軍心以及足足八千余兵馬,魏軍想攻破無異于天方夜譚。
就算將士皆死命,也得數個月甚至一年才能攻破。
魏軍是沒有如此充足時間的。
因而,當毌丘儉抵達了遼燧城后,私下遣人去告知正趕來的司馬懿后,隨即佯裝水土不服染疾了。將早就蓋上天子印璽的詔書,托付守將卑衍遣人送去襄平城的公孫淵。
且還是將隨行的千余士卒,皆落在城外扎營,以此避開故意逗留在城內圖謀不軌的嫌疑。
亦讓卑衍不疑有他。
主要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任憑誰都不會想到,曹魏會遣軍來攻伐。
而且掩飾的表面功夫魏國做得太好了。
曹叡的詔書上,封賞公孫淵為燕公,還賞賜了很多宮禁之物。
毌丘儉在染病在臥時,還將物品清單交給前來探望的卑衍手里,情真意切的請他幫忙,去收集雒陽權貴求購的稀罕物品。
連報酬都提前預付了。
此情此景,孰人又會懷疑其他呢?
瞞天過海之下,司馬懿的大軍很順利的長驅而來。
先鋒大將牛金領著前部,直接殺到了城下,卑衍才反應過來。
一邊點燃烽火示警,一邊組織士卒抵御。
但還是太晚了。
在毌丘儉千余士卒的接應下,牛金領軍將遼燧城外的軍營悉數攻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故城县|
鹤山市|
三门峡市|
洪雅县|
松潘县|
六盘水市|
赫章县|
叙永县|
北流市|
东兰县|
彝良县|
布拖县|
兴安县|
从化市|
依安县|
东港市|
白水县|
连州市|
阿荣旗|
寻乌县|
乌拉特后旗|
敖汉旗|
六安市|
民勤县|
漳州市|
安康市|
肇州县|
南郑县|
成安县|
永城市|
永平县|
孝义市|
内乡县|
蕉岭县|
临沂市|
化州市|
肇庆市|
云南省|
鲁甸县|
彭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