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梼杌-《尋寶從英倫開始》
第(2/3)頁
申后及太子宜臼因此被迫出奔至申國,直到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聯合繒國及犬戎進攻鎬京,野蠻的犬戎大肆殺掠,殺死周幽王劫掠鎬京而去。
而接下來的記載就和現存歷史有所區別了,按照竹簡上的記載,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
立廿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
如果聯系前后文內容的話,就會發現在公元750年,周平王勾結魯國、晉國,許國、申國、犬戎襲擊周室。
而姬姓大諸侯晉國,魯國之所以會站在并不是正統的平王這邊,是為了削弱周室實力,需要一位不得人心的、易于控制的周王。
也就是說,竹簡上記載了申侯繒侯許文公等立宜臼為周天子,周地百姓及王公貴族立余臣為攜王。攜王是周室所立,而平王是與周室為敵的申國為立,所以說周攜王才是正統。
周平王擊殺周攜王后,將周室的根基之地關中平原贈與秦國,并率王室東遷洛陽以求得晉國、虢國保護。周王室從此一蹶不振。
顯然,這和《春秋左氏傳·昭公二十六年》:“攜王奸命,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遷郟鄏。“記錄的是同一件事情,但觀點截然相反。
雖然說現代人是基本上不可能知道這不同的史書到底那一份記載的是歷史的真相,但至少能讓大家從一個新的角度看那些歷史。
而對于歷史研究來說,資料來源越多,研究者就越能接近歷史的真實,如果只有單獨來源的話很容易被記錄者本人的觀點所影響。
再以《春秋》這本史書為例,這本史書的作者雖然有孔子和魯國史官兩種說法,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作者寫作時使用了微言大義,或者叫春秋筆法的文章寫法。
這種文章寫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文章的記敘之中表現出作者的思想傾向,而不是通過議論性文辭表達出來。
春秋筆法以合乎禮法作為標準,既包括不隱晦事實真相、據事直書的一面,也包括“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的曲筆的一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肥乡县|
满城县|
乌苏市|
文成县|
辽源市|
交城县|
和林格尔县|
宜宾市|
新竹县|
元朗区|
临武县|
绥棱县|
玉龙|
江西省|
杭锦旗|
香港
|
博罗县|
曲水县|
大渡口区|
安吉县|
会宁县|
峨眉山市|
漳平市|
康马县|
定陶县|
恭城|
容城县|
延边|
土默特左旗|
将乐县|
吴旗县|
沧州市|
广丰县|
永川市|
南溪县|
赣州市|
仪征市|
安义县|
德江县|
噶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