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 遺失文物-《尋寶從英倫開始》
第(1/3)頁
北涼沮渠安周造像佛寺碑算是一件華夏遺失的重要文物,歷史上它留下的唯一痕跡就是一副半的拓片。
那是在1906年,清政府受立憲運動的影響,派出端方等五位大臣出使西方考察憲政,預備制定憲法。
端方在參觀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時看到了這塊北涼沮渠安周造像佛寺碑后大吃一驚。因為他本身就是金石學家,了解這塊石碑的珍貴性和重要性,所以要求拓印。
在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的配合下端方拓印了一份拓本帶回國內, 這也成了這塊碑已知的最后痕跡。
“看來這些東西應該是來自于柏林東亞藝術博物館珍貴文物。”看著這些檢查出來的內容后,梁恩下意識的用食指敲擊著手機屏幕說到,然后看著邊上的貞德。
“我想接下來我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吧里面的那些東西全看一遍,然后想辦法帶走那些德國人從華夏掠奪的文物?!?
于是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梁恩他們開始一個個的打開箱子并檢查里面的東西,并判斷這些東西到底是什么以及它們的來歷。
多虧了這處高地高出周圍的以及地下室厚厚的水泥和鋼筋, 所以里面的文物看上去保存的非常不錯, 這顯然也方便了梁恩他們的檢查工作。
接下來的檢查中,他們發(fā)現了大量來自于華夏的文物, 比如說天神像,婆羅門像,甚至一整塊佛祖的涅槃像。
毫無疑問,這些壁畫大概率是從某些石窟中盜竊出來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佛教的用品,比如說只剩下雕塑腳部的蓮花底座,再比如一些被處理好的古老文書。
這些東西被依次的放在箱子里,有些箱子重達一百多公斤,而另外的一部分箱子只有三四十公斤。
而無論箱子的重量是多少,只要看見來自于華夏的文物梁恩都會收進自己的那個卡牌形成的空間中。
等到晚上的時候,梁恩他們已經清理完了一半的箱子并塞進了空間之中,而在這些箱子里面最珍貴的文物是來自于tlf克孜爾石窟的壁畫。
1902—1914 年,德國柏林民俗博物館(柏林印度藝術博物館的前身,現名為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曾四次派tlf考察隊前往華夏的西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鲁科尔沁旗|
罗江县|
上林县|
永德县|
镇江市|
务川|
浑源县|
精河县|
嘉鱼县|
奈曼旗|
西平县|
嘉义市|
凤冈县|
革吉县|
梨树县|
黄山市|
昌都县|
通海县|
金沙县|
酒泉市|
额尔古纳市|
福泉市|
象山县|
陈巴尔虎旗|
扎赉特旗|
东乡县|
通山县|
闽侯县|
白城市|
四子王旗|
宜阳县|
扶余县|
会理县|
云浮市|
漳州市|
景谷|
南丰县|
天柱县|
山东|
新竹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