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5 偵查-《尋寶從英倫開始》
第(1/3)頁
蘇州碼子的形成與華夏古代的算籌及記數數碼的演變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它完全是由算籌——記數符號演變而來。
至明代,蘇州碼子成為完整統一的一種數碼,并被商業界作為暗碼使用,然后一直到清末民初都被廣泛應用于民間,后也被用于官方。
這些從我們今天看到的舊時各種官私賬本中可以看出端倪,其記賬均采用蘇州碼子符號記錄的,除此之外,早期北洋軍的領章上也會使用這種數字。
大約在13到14世紀時期,阿拉伯數字傳入華夏,被華夏人稱作洋字碼,同時在華夏留下了一部分有關于早期阿拉伯數字東傳的。
但由于華夏當時記賬所使用的為豎式賬本,用商碼書寫起來比較方便,所以阿拉伯數字當時在華夏沒有得到及時推廣和應用。
上世紀初,由于外國,尤其是西方的資本的不斷入侵,促使華夏的舊式銀行,比如票號和錢莊逐步萎縮。
隨著大批新式銀行的興起,舊的記賬方式也隨之被新的記賬方式取代,因商業與金融有著不可分離之源,因而在整個商業、金融領域迅速鋪開。
于是,阿拉伯數字在華夏逐步開始推廣使用,進而逐漸取代了商碼成為了華夏整個國家對數學記錄的唯一符號。
蘇州碼子多用于舊時的商業、手工業、當鋪、金融業等一切經營活動和生活中的數字記載、契約的簽訂及賬務的處理。
不過也因為這種文字逐漸退出流通領域,所以現在一些犯罪組織,尤其是東亞和東南亞的犯罪組織喜歡用這種文字傳遞一些秘密信息。
“這里應該都是一些數字而已。”因為在場都是華夏歷史方面學者,所以他們很快就通過一些手段搞清楚這些蘇州碼子背后代表著什么。
可惜除了能夠推斷出這個犯罪組織大概率和華人有關以外并沒有更多的有效信息,因為這些東西只是單純的數字,非組織成員很難搞清這些數字背后是什么。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些東西應該是兩個到四個數字為一組,對應的大概是某本書上的頁碼和文字。”梁恩看著數字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恩施市|
含山县|
玛曲县|
于田县|
南投县|
富民县|
南部县|
河源市|
公安县|
河源市|
湘阴县|
惠州市|
长沙市|
建阳市|
枣强县|
中西区|
襄城县|
商都县|
文化|
华坪县|
涡阳县|
临夏县|
醴陵市|
宜良县|
葵青区|
宝鸡市|
淳安县|
类乌齐县|
礼泉县|
明水县|
麦盖提县|
柘城县|
衡水市|
长葛市|
长宁区|
临湘市|
香格里拉县|
汤阴县|
禹州市|
蕲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