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5章 【165】送她上學(4000)-《七零治愈好時光》


    第(2/3)頁

    “哥,你也站著啊,一起坐,我靠著你睡會兒。”

    陶毅二話不說就靠著火車門兒坐下來,卓琳往后一仰,就靠在了他粗壯的肩膀上。

    “啊,舒服多了。”

    周圍的人都往兄妹倆這邊看,沒辦法,誰讓他們倆長得都那么俊呢,長得好看的人,就算你穿著樸實的衣裳,站在人群里也是打眼,你比如陶毅,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們穿過的已經洗的發白的白襯衣和藍褲子,有時候是綠褲子,這些衣服都是卓大軍和卓大強穿過,被妯娌倆改小,讓家里的男孩子輪流著穿。

    六七十年代的衣服都結實,而且卓家的孩子很愛惜衣服,所以即使洗的發白了,也還好好的,沒有補丁。

    陶毅自己是有軍裝的,不過不舍得穿,都放在隨身的背囊里。

    要說家里最可憐的人,大概就是他們家卓見了。

    因為他是最小的,自然是要穿哥哥們都穿過來一遍的衣裳,所以卓見的衣服,往往是最破,補丁最多的。

    卓家人很聰明,衣食住行,永遠吃擺在最前面,因為家里吃什么,外人是不知道的。

    但如果你穿的衣裳好,那別人就會以為你家很有錢,所以這些年,他們家的票幾乎都攢下來給三個女人添衣裳了,至于家里的男孩子們,要么是兩個大男人的衣裳改小給他們穿,要么就是實在沒有換洗的衣服了,再去扯布給他們做,比起男孩子們的窮養,家里的三個女人,絕對算得上富養。

    按理說卓琳家的伙食不算差,但她的例假到現在都沒來,可妯娌倆早早的就給她上過課了,因為她進入大學不在她們跟前兒,怕她不知道怎么辦,所以提前說明一些問題是必要的。

    卓琳的衣服,大部分都是阿娘伯娘給她新做的,也有部分是妯娌倆的衣服改小之后給她的,所以她的衣服加起來比較多,誰讓家里就這三個女人呢,那衣服再洗,也不會像男人們那樣洗的發白,洗的毛邊都有的地步。

    寒暑假孩子們都在家的時候,他們就住在老家的房子里,因為地方大,能住的開,如果孩子們都去學校了,回省城的回省城,回縣城的回縣城,城里的房子小,不管是卓大強,還是卓大軍那兒,面積都不大,所以大家都喜歡住在鄉下。

    不過自從五年前卓大強到省城,帶走陳秋霞隨軍之后,家里的牲畜就不養了,光靠王娟一個人也做不了,甚至豆腐也很少做,專心侍弄家里的農作物,再后來,聽從陶毅的建議,去尋找合適的店鋪,盤下縣城的鋪子以后,家里的地如果種不過來,就找人幫忙種,他家負責給工錢,反正農民是絕對不能讓地閑下來的。

    河灘的荒地也不種紅薯了,全都種大豆棉花芝麻,水田里夏天種水稻,冬天種小麥,旱地就種土豆和紅薯,房前屋后以及小菜地就種小飯店里需要的小菜品種,不管如何,家里的地種出來的農作物和蔬菜,為小飯店省下不少錢。

    如果芹菜、芥菜、白菜、蘿卜等這種小菜的原材料少了,不夠了,再向同村的購買即可,肯定比在菜市場批發著買要劃算太多。

    而且鄉下很多農民都會進城趕集賣菜,他們也想早點賣完早點回家,所以早上八點以后的菜會便宜處理給她的飯店,如果算成本的話,一些可能不在意的小錢,其實也是積少成多攢下來的。

    王娟干了幾年,也了解這一行,漸漸的變得精明強干起來。

    你以為陳秋霞在省城就能閑的下來?

    天天在軍區里待著,也沒意思啊,所以她侍弄好家里之后,也到軍區以外的小鎮子上開了家豆腐店,和王娟的性質差不多,不過人流量就差很多了,但是相對的,鋪子也便宜,她是直接買下來的,這樣想干就干,不想干就關門回去,沒那么大的壓力。

    因為機器也是電動的,所以她沒請人,自己忙活,每個月從開始的七八塊錢,到現在穩定在二三十塊錢,買鋪子的二百多塊錢,早就回本了,這勤勞的人,無論到了哪兒,都窮不到哪兒去。

    陳秋霞和王娟,就是靠著自身的勤勞致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启东市| 吉木乃县| 濉溪县| 诸暨市| 锦屏县| 大名县| 凤翔县| 南召县| 包头市| 麻阳| 河南省| 中西区| 高平市| 东阿县| 巴中市| 西乌珠穆沁旗| 木里| 桑植县| 股票| 柘荣县| 固原市| 东丽区| 新巴尔虎右旗| 岳池县| 阳谷县| 自治县| 德钦县| 青岛市| 浠水县| 楚雄市| 德阳市| 沂南县| 柳江县| 安化县| 昌邑市| 广德县| 八宿县| 泰和县| 虎林市|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