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2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錦屏記》


    第(2/3)頁

    荀卿染把道理跟桔梗幾個說了,大家才都放下心來。

    ―――――――

    荀卿染定親的事一公開,小吳姨娘再也坐不住。她先是到方氏跟前,哭著要方氏主持公道。

    “太太,二姑娘還沒定親,怎么三姑娘就先定了親事。奴婢不懂什么,可奴婢懂的,大姑娘的親事定了,就該是二姑娘的婚事,安國公府這門親事輪也該輪到二姑娘頭上。求太太給二姑娘做主啊……”

    小吳姨娘一番撒潑打滾,看得方氏屋里的丫頭婆子竊笑不已。方氏最近正為許多事情煩心,哪有心情搭理小吳姨娘。

    “你說的有道理,可是這婚事是老爺定下來的,我也不敢說什么。你在我這怎么鬧,都沒結果的。老爺最講究長幼有序,你去和老爺說,也許可行。”

    小吳姨娘竟就相信了方氏的話,也是她愛女心切,真的大著膽子,硬闖到荀大老爺的小書房。依然是把在方氏跟前的話說了一遍,把荀大老爺氣的個倒仰,打了她出來。荀大老爺因此更加厭惡小吳姨娘,又因方氏最近果然收斂,在荀卿染婚事上十分盡心,就索性把為荀淑芝找婆家的事都交給方氏。方氏吃了多次鱉,總算在小吳姨娘身上找補些回來,心情也好了很多。

    這個時候,整個荀府也都知道,荀淑蘭和鄭好兒一樣,都上了宮里篩選女官的冊子,這個秋天就要進宮參選。也不知方氏是怎樣和荀大老爺說的,荀大老爺也不反對。

    荀大老爺的履歷已經在吏部備案,雖還沒有明確的旨意下來,不過有幾家好親戚幫襯,這次復職倒有幾個官職可以任選。如果留在京城,便可作吏部的郎中,若是求外放,則可做一州的知府或者是鹽運使司運同。外放官職自然比留京高出一等,荀大老爺本來對留京做官或者外放都一樣看待,因為有了荀淑蘭的事,方氏自然希望荀大老爺能夠留京任職。

    荀家放出要為荀淑芝擇配的口風,便有好幾戶人家打發了媒人來求親。方氏挑挑揀揀,最后選出三個來,正和荀大老爺商量。

    第一個是趙姓人家,是荀大老爺原本任上的故交,現在戶部做員外郎,只有一個兒子,年紀十九歲,如今也是舉人。第二個是劉姓人家,卻是荀大奶奶永昌伯旁支的一個子弟,二十歲,是個武官,現做著蘭翎侍衛,家里有些田產,只和寡母相依為命。另外一個是張姓人家,父親是宗人府副理事,提親的這個是家里最小的兒子,只有十六歲,也捐了個前程在身上。

    “這幾個妾身都相看過了,孩子相貌人品都不差,也都是正正經經的人家。老爺看哪一個合適?”方氏和荀大老爺商量道。

    小吳姨娘在方氏身后站著,恨不得把耳朵伸的長長的,不錯過方氏說過的任何一句話。這是方氏額外給了她體面,讓她能夠在場。

    “這劉家的頭一個就不成,年紀太大了些,又只有一個寡母,這樣人家的媳婦著實難做,家底也太薄了些。他又是武官,這要打起人來,二姑娘嬌嬌弱弱,怎么禁得起。趙家的這個,家里官職太低了,他自己也還只是個舉人,也配不上二姑娘。……張家這個,這個年紀又太小了些。”

    事關女兒的前程,雖被告誡不得胡言亂語,小吳姨娘還是忍不住開口。

    “老爺、太太,二姑娘容貌不輸大姑娘,針線還比三姑娘好。就算……就算不能像三姑娘般嫁入國公府,怎么也該比得上大姑娘。這些人家,都太低了些。二姑娘……”

    方氏撇嘴低頭不語,荀大老爺撂了茶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里| 泌阳县| 茌平县| 普格县| 云和县| 雷山县| 陵水| 会同县| 黄骅市| 泌阳县| 航空| 丹东市| 静宁县| 全南县| 郯城县| 大洼县| 黄平县| 文山县| 霍州市| 天气| 辽阳市| 区。| 昌乐县| 潜江市| 昌吉市| 揭阳市| 宜良县| 威海市| 公主岭市| 城市| 丹凤县| 克什克腾旗| 永嘉县| 沈阳市| 顺义区| 新沂市| 饶河县| 应城市| 安福县| 柘城县|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