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不見其人,仍聞其聲,沈亦澤發表的一些文章和小說,戲劇影視文學的學生幾乎沒有沒看過的。 張春林也讀過,還不少,這位學長的文字功底他是十分清楚的。 “那我就不懂了,你總不能真想參與這個項目吧?學長,咱都自己人,我也不瞞你,老徐的判斷基本是對的,那優視是真的龜毛,我們小組已經交了不下十個劇本,愣是一個沒過。” “十個劇本,一個沒過?” 這倒在沈亦澤的意料之外。華影的編劇,不說業內頂尖,至少也是一流,合一個小組之力打磨出來的劇本,一個兩個被斃也就算了,怎么會十個都不過? 一提起這個,張春林的不滿就溢于言表,他哼了一聲,說:“雖說這次是咱們公司和優視聯合出品,可主要的出資方還是優視,從制片、導演到劇本,都是優視拍板決定。” “投資少咱也就認了,畢竟第一個吃螃蟹嘛,得考慮風險;導演找了個新人咱也不說了,畢竟不歸咱管。可這劇本,你聽聽這要求:懸疑類型,10到15集,盡量減少爆破、槍戰以及車輛追逐的場景,不得涉外,故事完整、邏輯自洽、思想深刻。” “這么多要求,可你猜猜,單集稿費才多少錢?” 聽張春林這么一說,這個劇組果然處處透著貧窮,怪不得業內業外一面倒地不看好。 沈亦澤回憶一下行情,故意往低了說: “十萬?” 張春林豎起大拇指:“對,就是十萬!” “確實有點低。” 懸疑組七個編劇,其中兩個高編,三個中編,這樣的配置,這么長的開發周期,按理說不應該才這個價。 “不是有點,是太低了!你沒寫過懸疑,大概不知道,這種短小的懸疑劇最是難寫,它對節奏把控的要求非常高,寫得緊了,觀眾看不明白,寫得松了,又顯得劇情拖沓。” 沈亦澤點點頭。 他不知道,也不必知道。 他已經心中有數了。 推開會議室的門,懸疑組的七名編劇早已到齊。 沈亦澤很隨意地打個招呼,撿了個中間的位置坐下。 大伙見沈亦澤出現都有點驚訝。 “沈編,你行啊,夠仗義!” “有沈編這桿生花妙筆加持,至少臺詞咱是不愁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