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一十三章 專業不對口-《大明建昌侯》


    第(1/3)頁

    張延齡笑道:“我不知道徐閣老所謂的鹽價上漲兩成,是如何考究出來的,也不知徐閣老所說的上漲兩成,到底是京師的鹽價上漲兩成,還是地方上的,往常精鹽的價格,以及各鹽產地所產的鹽價格也有所不同……”

    “徐閣老,要不你詳細解釋一下?”

    面對張延齡相對專業的問題,徐溥不說話。

    我出來說話的目的,就是為了反駁你,至于調查市場行情這種事,輪不到我這個首輔大臣去做。

    “徐老怎么突然不言語?是我的問題太刁鉆?不對啊。”

    “但凡在市面上買過鹽的人,難道連鹽的品質都不管,張口就說上漲兩成?真是……大嘴巴,想怎么說怎么說。”

    張延齡咄咄逼人的態度,立時又引起周圍文臣的不滿。

    以前你是勛貴,跟我們頂撞就算了,你現在好歹是戶部右侍郎,進了我們的行列居然就是為了跟文臣之首來抬杠?

    屠滽道:“上漲兩成就是上漲兩成,你不做解釋,還要讓徐中堂來解釋,不是很荒謬嗎?”

    “呵呵。”

    張延齡又在朝屠滽笑。

    笑的很開心,讓屠滽看了就想罵人的那種。

    朱祐樘現在都不知該說點什么好,最初聽了徐溥的話,他的確是有些擔心,怕因為張延齡要大批量購買鹽引,把市面上的鹽價給抬高,自己苦心所經營出來的物價緩和局面又要告吹。

    皇帝最在意的,自然是是否能收攬民心。

    但他也覺得,張延齡說的有道理,你們文官張嘴就說鹽價上漲兩成,到底鹽價原來是多少,現在是多少,而又是精鹽還是粗鹽,海鹽還是井鹽的價格在上漲,完全都沒說,這么不專業的質問,也難怪朕的小舅子會這么得意。

    專業度都不同,朕還是寧愿相信小舅子的。

    朱祐樘心里是這么想,但嘴上還是要力挺文臣一把,算是一種平衡,他道:“建昌伯,既然都問你了,由你來說,不是更好嗎?”

    張延齡道:“既然陛下策問,臣就一一作答。”

    “往前五天,京師城西所銷售的產自兩淮、山東的官鹽,價格是五文錢一斤,長蘆的鹽大概要貴一些,能到七文、八文,井鹽和海鹽,煮鹽和曬鹽的價格又有不同。”

    “有的人并不認海鹽,也不認曬出來的鹽,主要是市面上有人在傳揚,說是曬出來的海鹽吃了會得病。大概是以往海鹽中雜質太多,給普通百姓留下的印象,使得現在有人極力在抹黑曬鹽之法所得的鹽。”

    “不過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以往想吃一口普通的鹽都難,都要吃粗鹽,現在有便宜的細鹽吃,為何不吃呢?以至于仍舊用柴薪煮出來的鹽,價格也就比曬出來的海鹽高了一兩文的樣子,甚至還有不法的商販,把曬出來的鹽,冒充是煮出來的……其實都無關痛癢。”

    張延齡侃侃而談。

    如果說之前朱祐樘只是對張延齡的話將信將疑,現在他聽了張延齡這么詳細的解釋,都不由自然而然點頭。

    要說對官鹽市場的調查,那些文官顯然也做不到跟張延齡這么專業的地步,誰讓張延齡現在不但是朝官,還就是個賣官鹽的?

    我賺的就是這個錢,我能對市場不了解?

    “時到昨日,京師城西的官鹽價格并無波動。至于城東和城南靠近大明門的地方,所住的達官顯貴就比較多,官鹽價格一斤可能會高個一兩文,都在合理的區間之內,但就沒聽說哪里的官鹽價格超過十文的。”

    “再退一步說,就算真如徐閣老所說的,官鹽價格上漲了兩成,從五文錢漲到六文……很稀奇嗎?這不是市場的正常定價?總比當初三十文一斤時,上漲兩成,漲到三十六文影響要小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泊头市| 德惠市| 华池县| 六安市| 永仁县| 博野县| 淮阳县| 封丘县| 佛坪县| 鄄城县| 庆阳市| 吉安市| 盖州市| 五大连池市| 大关县| 宜川县| 腾冲县| 新津县| 鹿邑县| 喀喇沁旗| 蚌埠市| 甘泉县| 蚌埠市| 鲁甸县| 浙江省| 庆城县| 黄浦区| 六安市| 城口县| 永康市| 青州市| 海伦市| 玉田县| 晴隆县| 三都| 漯河市| 小金县| 兴化市| 保定市|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