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媒婆-《大明建昌侯》
第(1/3)頁
張延齡帶兵馬上要到大同。
他現在想的,除了如何趕走韃靼人,收復偏頭關之外,還要想如何去將西北的軍政體系,逐漸攬入自己的控制范圍內。
需要潛移默化,不能太直接和明顯,免得又被文官覺得他掌控軍權對朝廷有了更大的威脅,也不能讓朱祐樘對他產生忌憚,這就需要一些巧妙的工夫。
之前他對于西北軍政體系是沒有任何發言權的,本來他還想主張,把大名鼎鼎的王越給推薦到西北來,順應歷史的發展,讓王越當三邊總制,同時為接下來跟韃靼人的作戰做準備。
現在看來,完全沒此必要了。
王越作為大明的老將,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此等老將早就對官場的那一套掌握到爐火純青,會聽他一個年輕氣盛的外戚調配?
“到底是楊一清好呢?還是王瓊好?再或者用一些后來閹黨的成員?或者干脆把王守仁栽培成武勛體系中人?真是個難題啊?!?
張延齡想在西北栽培自己的勢力。
從王守仁身上,他也看到了一種趨向,那就是只要給了年輕人機會,這些看似出身儒官體系的年輕人還是懂得投桃報李的,并不是說這些人被他栽培到高位,都會當白眼狼,今天倚靠他拿軍功回頭就將他棄如敝履。
這要看你張延齡是否真的有人家需要的東西。
儒官看起來是正值講原則的,但儒家的中庸思想,不正是告訴文官要“悶聲發大財”,什么師生、鄉黨的不也同樣是一種結黨營私?
文官說是忠君報國,但涉及到個人利益時,可比普通人要圓滑世故太多。
說是聰明才智,還不如說是陰險詭詐。
遇事講什么原則?這群人講利益才是真的。
……
……
當夜很晚,大軍才在大同鎮外駐扎。
此時距離大同鎮還有二十多里。
張延齡接見了一名從大同來的使者,既不是大同巡撫侯恂派來的,也不是總兵府或都司、衛所派來,而是徽商在西北的一個代表。
是徐夫人的人。
徐夫人當年經商,也不全靠戶部,徽商本身家大業大的,曾經糧開中時,各商賈之家誰在西北沒有自己的勢力?
商屯從明初延續到弘治中,即便后來改了折色法,但官商體系的根基仍舊在,遇到戰爭時,各地商賈還是會在西北販運糧食等基本物資,幾年的時間還不至于讓商屯徹底敗壞。
“妾身見過建昌伯?!?
來人是一名女子。
在張延齡從京師出發之前,徐夫人就已經告訴他,徐家在大同的掌柜名義上是有三人,但其實真正的當家人是她的“堂妹”徐喜。
說是堂妹,但張延齡看此女子跟徐夫人在樣貌上沒有絲毫的相似,聯想到徐夫人在跟他之前的一些特殊“喜好”,大概便也就明白,這其實就是個“義妹”,看來徐夫人栽培接班人的事并不是一天兩天。
“應該稱呼你徐姑娘,還是某夫人?”
張延齡打量著徐喜,瞇起眼微笑著問道。
徐喜還是很有姿色的,年歲上大概有二十五六的樣子,按照這時代一般女子的情況來說,到此年歲一定嫁過人。
徐喜道:“妾身并未出閣。”
這就更讓張延齡肯定,嫁不嫁人什么的好像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則似乎曾是徐夫人的“禁臠”?
“有涉及到大同鎮軍糧物資等事,本爵只帶了鹽引來,至于如何將鹽引變成需要的物資,就要看你如何去操作,徐當家的可有提前跟你說明情況?”
張延齡將所帶來的三萬引鹽引,已經發出去了一萬引左右,剩下兩萬引需要變成切實有用的東西,張延齡最缺的其實是鐵。
他要鑄炮。
對于改進火器什么的,他本來是沒多少自信的,但他發現大明朝這會連紅夷炮都沒有,要知道這火器后來被華夏用到了十九世紀中期之后,先不論后來的戰斗力如何,但若是在這時代用起來,以其發射距離和威力來說,絕對可以做到當世無敵。
至于什么火銃、火槍等改進,暫時他沒那水平,但紅夷炮只要知道炮管的形狀以及發射的方式,要改造起來并不困難。
反正在西北暫時還不能回京師,不搞點研究,似乎都對不起自己身為穿越者的身份。
“大家早就傳話到大同,讓妾身全力配合建昌伯在西北一切,但大同如今所能調用的錢糧并不多,若是建昌伯會提供鹽引的話,妾身有辦法將其變賣,再為建昌伯進購物資?!?
徐喜一看也是實干型的。
能成為徐夫人在大同一鎮的得力助手,若沒點本事,還真上不了臺面。
張延齡滿意點頭道:“好,我會把一些鹽引交給你,回頭你引介部分的商賈來跟我相見,若是辦得好,我會跟徐當家的說,以后西北鹽引方面的事情全都交給你來做,大明改糧開中,已提上日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县|
黑龙江省|
绥阳县|
贵德县|
桃江县|
库伦旗|
旌德县|
秭归县|
区。|
隆德县|
汽车|
西城区|
宜兴市|
苏州市|
青神县|
天镇县|
哈密市|
柳州市|
宣威市|
海口市|
辽源市|
全州县|
土默特左旗|
温州市|
通渭县|
革吉县|
定边县|
祁连县|
阿拉善左旗|
巫溪县|
临武县|
永和县|
庆城县|
新兴县|
青冈县|
益阳市|
东阳市|
铁岭县|
宁国市|
娄底市|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