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枚【九轉(zhuǎn)金丹】,哪怕是對于至尊境的大能來說,也是相當于多了一條性命。 正常的仙人得了此丹,哪怕是別人給再多的錢,也不可能會售賣,更別說是拿出來送人了! 可李永年現(xiàn)在,卻就這么毫不猶豫地、將如此珍貴的神丹送給了一個陌生人! 這簡直就是刷新了夏憶雪原本的三觀上限。 在佩服李永年醫(yī)者仁心、高德大義的同時,也不由替他感到有些可惜與心疼。 這樣可遇而不可求的救命神丹,用一顆可就少一顆,哪怕是千年的青云仙庭,庫存也極為有限,更是不會輕易外送。 李永年就算是曾經(jīng)洗劫過仙庭寶庫,也未必能得到幾顆【九轉(zhuǎn)金丹】。 若是像他這樣左送一顆,又送一顆,把手中的救命神丹全都送光了。 日后若是他自己受了重傷或是遭了什么意外,可未必會有第二個人能夠像他這樣,愿意拿出同樣價值的神丹來救他的小命了啊。 “李前輩不必如此!” 面對李長庚的誠心道謝,李永年微笑搖頭,淡聲道: “其實我也沒做什么,前輩能夠這么快恢復如常,靠的全都是前輩你自己的心神意志!” 李永年沒有居功。 剛剛的整個醫(yī)療過程,確實都是李長庚自己在操作執(zhí)行,李永年坐在那里,連根手指頭都沒有動過一下。 不得不說。 這些玩劍的仙人,真的全都是狠人啊。 抬劍剖起自己的肚子與骨肉經(jīng)脈的時候,那叫一個干脆,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呀。 哪怕李永年在醫(yī)仙谷已經(jīng)見過了太多被仙醫(yī)給剖開腹腔醫(yī)治的實例,剛剛卻還是被李長庚的這股狠勁兒給嚇了一跳。 畢竟,請醫(yī)生給自己開刀做手術,與自己拿著手術刀往自己身上捅來捅去,那可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與體驗。 更何況,在開了刀、剖了腹之后,李長庚還引爆了自己的蘊養(yǎng)了多年的劍意與所有仙力修為,瞬時之間就將自己被剖開的傷口又炸了個稀巴爛。 其中的痛苦程度,光是想想都會讓人膽寒。 反正如果換成是李永年自己的話,他肯定下不了這個手。 哪怕是有【九轉(zhuǎn)金丹】這樣的保命神丹打底,估計也是夠戧。 “李仙醫(yī)過歉了!” 李長庚鄭色肅聲言道: “如果沒有李仙醫(yī)給老夫指點迷津,并贈送了如此珍貴的救命神丹,老夫可是萬萬不敢兵行險招,一舉破立的!” “按照之前的約定,李仙醫(yī)所需要的【元靈丹】我千仞宗不日就能收集送至。” “老夫許下的承諾也永遠不會改變,日后不管是在太郯界域,還是在仙界的任何地方,只要李仙醫(yī)一句話,老夫必會隨叫隨到!” 李長庚對李永年感恩戴德。 如果不是李永年這般大方地拿出【九轉(zhuǎn)金丹】,讓他看到了破立的希望,這才鼓起勇氣要奮力一搏。 否則,若是僅是靠他自己的話,他可是萬也不敢輕易冒險的。 “果然!” “李長庚所服用的那枚【九轉(zhuǎn)金丹】,就是李道友所供!” 旁邊。 聽到李永年、李長庚二人之間的對話,夏憶雪心中不由一嘆,眼中露出了幾分恨鐵不成鋼的神色。 她就知道! 那枚【九轉(zhuǎn)金丹】必然是李永年所出! 而且,縱是一場交易,李永年用【九轉(zhuǎn)金丹】也必然換不來什么值錢的玩意兒! 畢竟,昨天下午的時候,李永年的身上就已經(jīng)露出了這樣的苗頭。 自從見到了玉鼎門送來的那些【元靈丹】后,李永年就像是著了魔、中了邪一樣,直接就敲定以后所有的交易全都要以【元靈丹】來結(jié)帳。 現(xiàn)在,果不其然。 哪怕是他拿出了像是【九轉(zhuǎn)金丹】這樣號稱可以九轉(zhuǎn)回生的救命神丹,也只是從李長庚那里換取了一堆“垃圾”一樣的【元靈丹】。 雖然最后似乎還搭上了李長庚的幾個人情,但是一位巔峰太乙金仙的人情,也遠遠不值一枚【九轉(zhuǎn)金丹】的價值啊。 在特定的條件下,一枚救命的【九轉(zhuǎn)金丹】,別說是一位巔峰太乙金仙的人情,就算是大羅金仙,甚至于混元至尊的人情也都能換得到啊。 怪不得長庚劍仙臉上一直都笑得這般開懷。 若是她夏憶雪也得了這樣的大便宜,肯定能比李長庚笑得還要燦爛! “真是,可惜了一枚上好的【九轉(zhuǎn)金丹】啊!” “若是能把那枚【九轉(zhuǎn)金丹】交由本仙子來經(jīng)營,必然可以兌換來更多更珍貴的靈物與至寶!” 夏憶雪心中輕聲感嘆,忍不住又給自己灌了口靈酒。 此時。 李永年與李長庚已然客套完畢。 再次向李永年道了句謝后,李長庚一揮手,將一直禁制在側(cè)旁的光頭金仙給解禁了出來。 “師傅,您……您這是完全恢復了?!” 看到李長庚不但離開了輪椅,而且身上的氣息威勢凌厲逼人,光頭金仙不由驚喜萬分。 “太好了!實在是太好了!” “對對,還有李仙醫(yī),李仙醫(yī)的醫(yī)術果然非同凡響!” “既然你醫(yī)好了我?guī)煾担冶仨毜媒o你磕一個,謝謝你救了我?guī)煾担 ? 光頭金仙毛毛躁躁,一高興,竟激動得真的跪倒在了李永年的身前。 砰砰砰! 連著磕了三個響頭,李永年甚至連阻止都來不及。 “這是老夫的十三弟子,楚文山。” 李長庚也沒有阻止楚文山的磕頭舉動,弟子替師傅向救命恩人磕頭道謝,在他看來,沒什么毛病。 “這孩子雖然性子毛躁了點兒,但是勝在心性還算純良,一直都被老夫帶在身邊調(diào)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