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白了日本是小國,但凡有點名氣的就能從陸奧一路傳到九州,想想高島秋帆一個長崎人,名聲能進入老中水野忠邦的耳朵里。此前自殺的渡邊華山更不過是三河田原藩一個小小的一百二十石臣下之臣,在日本也享有高名。 這兩位雖然談不上什么相見恨晚,但是久仰大名那絕對是真的。兩個人都是加強海防的堅定支持者和推動者,以前只不過山海遠隔罷了,這回忠右衛(wèi)門在中間一牽線,就差親親切切的稱呼起世兄弟來了。 恩,高島秋帆這糟老頭子又生了把佐久間象山也騙到門下做徒弟的心思! 后面的事情其實不需要太多的介紹,兩個專業(yè)大拿坐在一塊兒,聊得全是專業(yè)知識。忠右衛(wèi)門和平三已經徹底變成了背景板,那叫一個聊得火熱啊,不知道還以為這一對是認識了多少年的至交好友呢。 “我覺得我們兩個有點多余。”平三悄悄繞到忠右衛(wèi)門身邊,小聲的說道。 “多余啥,他們兩個說的多聽聽沒壞處,以后指不定有大用。”忠右衛(wèi)門到是聽得津津有味。 說來這世上哪里有比這般厲害的真大佬互相甩干貨,然后熱火朝天的討(撕)論(逼)更好看的(網絡)論戰(zhàn)戲碼? 不用說,佐久間象山和高島秋帆都是純的那種真大佬,起碼是1841年這個時代下的真大佬。因為持續(xù)的輸入荷蘭書籍的緣故,日本這些高級知識分子的文化水平,未必比歐洲本土的那些差多少,基本上不落后時代。 “大炮不應該只用于沿海之炮臺,須得造大船,用巨艦,每船數十門大炮層列。有此等大船百十只,則海防無憂矣……”佐久間象山很顯然是個大海軍主義者。 從歷史上看這人也一直是這樣的論調,想要保證日本的獨立自主,那就必須要有能保障國家不受侵凌的強大海軍。而海軍強大了,就足以將外敵都阻攔在國門之外。炮臺什么的,就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了。 “非也非也,四海之大,洋船出入無常,若是江戶無有炮臺防備。彼等洋船入港,而大船在別處警備,則江戶危矣……” 好家伙,高島秋帆到是沒有想得那么長遠,上百條戰(zhàn)船不是現在日本能裝備的。且就算裝備了,如果一直守在江戶,則其他地方有警該當如何。若是去了其他地方,敵人直接攻打將軍所在的江戶又該如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