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要為災(zāi)年做準備-《江戶旅人》
第(1/3)頁
說來老中們確實會遲疑,若是要預(yù)防旱災(zāi),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提前準備糧食。只要糧食足夠,那么災(zāi)荒就不至于會產(chǎn)生太酷烈的后果。
而且按照封建政府的尿性,幕府可能按照年息一分,也就是百分之十的利息,向老百姓發(fā)放賑災(zāi)米。到了基層,這個數(shù)目變成兩三分算是有良心,變成四五分也不是稀奇,直接還一倍,也屢見不鮮。
但是歸結(jié)到底,有了糧食,哪怕還十分的利息,這命能活下來,那就夠了!
甚至幕府還可以趁此機會,動員民工,大面積的整修關(guān)東地方的水利,未雨綢繆。不過沒有干吏,這事還是不要辦來得好,別水利沒有修成,最后反倒把老百姓逼上絕路,起兵造反。
可問題的關(guān)鍵是幕府有沒有米!
忠右衛(wèi)門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大岡忠固,從他的面色上面,看不出幕府的財政狀況到底如何。蜂須賀齊裕則是帶著些苦惱,也不知道是苦惱幕府沒有這么多米,或者是沒有囤積糧米的錢。
“不瞞你說,去年天領(lǐng)見收年貢米一百二十萬石,金三十六萬兩,銀一萬五千貫(約合二十四萬兩黃金)。支應(yīng)旗本御家人之俸祿,以及大奧等開支,便已捉襟見肘。若非洲崎、佃島炮臺由島津氏承辦,去歲幕府就是入不敷出。”大岡忠固也不避諱什么。
幕府的收入,其實大伙兒心里都有數(shù),天領(lǐng)四百五十萬石擺在那里,再加上亂七八糟的其他雜稅和金銀礦收入,差不多就是這樣。
“那圍米諸倉呢?”忠右衛(wèi)門提及了一項幕府堪稱良政,且此時還有個架子在的義倉制度。
先代將軍德川家齊治世時,白河宰相松平定信擔任老中首座。彼時德川家齊銳意改革,而松平定信也有匡時濟世的雄心,于是轟轟烈烈的寬政大改革開始。
當時的農(nóng)民,已不是芝麻似的散漫和被任意壓榨的對象了。當他們再也無法忍受下去時,便團結(jié)一致,拿起竹槍、鐮刀、鋤頭,舉起旌旗進行戰(zhàn)斗。用松平定信的原話說:“出告示,民眾也不聽,反加誹謗,凡事下凌上。”
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稍有變故,人心即生動蕩,向農(nóng)民征稅稍苛,便滋生事端。連年到處出現(xiàn)黨徒,日光方平息,又出山縣大貳。大阪有騷動,佐渡即不穩(wěn)。伊勢起糾葛,越后便喧器,天下漸呈動亂之兆。為國主者自警之日來臨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广东省|
阿勒泰市|
公主岭市|
靖州|
锡林浩特市|
麻江县|
泰兴市|
麦盖提县|
宝鸡市|
龙陵县|
桂阳县|
古交市|
惠来县|
英吉沙县|
武强县|
石泉县|
建阳市|
遂昌县|
巨野县|
昂仁县|
江口县|
静海县|
沙田区|
崇文区|
行唐县|
河曲县|
临城县|
赤壁市|
广东省|
项城市|
浑源县|
宁晋县|
元阳县|
新平|
东台市|
嘉义市|
崇仁县|
盐源县|
怀柔区|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