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江浩再次拿出那張表格,256家企業躍然紙上,但就是沒有一家企業的春節放假時間能對得上。 “難道說,兇手作案后依然淡定的上班? 不可能,他心這么大的話,又是如何逃過警方第一次的盤查呢?” 江浩發現越是調查,出現的問題就越多,他自己反而是越來越糊涂。 “不行,我要摒棄所有前輩們的調查,知道得越多,反而會影響自己的判斷。如果時間回到19年前,那個雨夾雪的夜晚,兇手第一次作案,并拋尸,第二天群眾報警后,正好是我出得現場,那么我會怎么做?” 用代入法,在思維上,江浩成功穿越了時間,回到了19年前,他作為當時出警的警員,第一個抵達了現場,會做什么? 想到這里, 江浩頓時把案情分析板上多余的資料都收了下來,唯獨留下,案發現場時所拍攝的照片,并仔細地觀察這些照片,想看看是否還有遺漏的細節。 兇手拋尸的地點并不隱蔽,可以說,沒有做任何的偽裝處理,但凡有行人路過,都能第一眼發現躺在冰冷泥地上的赤果果的尸體。 這說明什么? 說明兇手他沒有車! 有車的話,他第一時間想到的絕對是找個隱蔽的地方拋尸。 不僅如此,從側面也反映了,這很可能并不是一起有預謀的犯罪,而是屬于激情犯罪。 兇手的拋尸手法非常的生疏,大晚上的,背著一個赤果果的尸體進行拋尸,那時候兇手的第一想法只會是盡快地脫手,別讓人看到,其次才會考慮拋尸的隱蔽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