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普通百姓而言,吃飽穿暖,便是他們對于生活的最高期盼了。 而在吃飽環節中,鹽又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若是連鹽都吃不上,哪怕糧食足夠,依舊會生出許多大病。身體也會受到影響,若是嚴重的話,甚至會丟了性命。 因此在發現整個長安城內,竟然沒有商販在售賣鹽的時候,長安城的百姓便猶如炸了鍋一般,瘋狂朝著府衙涌去。 甚至有更頭鐵的,直奔宮城而去。 雖然有大軍護衛,這些百姓不會造成什么破壞,但如今聚眾而行,使得長安城近乎陷入混亂之中,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 若是朝廷不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恐怕一場民亂已經是無法避免了。 縱然朝廷將民亂鎮壓,但是在長安城內的亂局,影響不止這么簡單。 在動蕩發生的同時。 大唐的文武百官皆在府邸之中,這種時候,他們可不便出去拋頭露面。 但群臣在聽聞城內變故時,反應卻各不相同。有人憂心忡忡,思考應該如何解決應對,準備入宮面見李世民。 也有人沾沾自喜,他們知道此事起因,世家已經暗地里派人與他們通過氣。 這正是世家對朝廷的反撲。 此前崔朗等人被擒拿,眾臣都看出李世民動了真火,是以無人敢出言勸諫。 而如今,世家早有預謀,他們要用這樣的法子逼迫李世民束手就擒。想要天下安穩,就勢必要接受世家的存在。 如若不然,便誰都不要好了! 府衙沒有反應,朝廷沒有反應,仿佛一切都陷入僵局,全無辦法。 不安的情緒逐漸蔓延,百姓戰戰兢兢。 說起來他們本就無辜,卻成為世家與朝廷角力的關鍵,真是令人無奈啊! 長安城某處酒樓之中。 有數人聚集于此飲酒,他們透過窗口,看見外頭的動蕩,不僅沒有半點擔心,反而是笑容滿面,且不斷侃侃而談: “亂得好,且看這朝廷如何應對。” 在旁邊,有一人忍不住嗤笑道: “鹽業都在各家控制之中,朝廷掌握的鹽井鹽礦只是最為劣質的,若是人吃了反而要命,如今朝廷已經無計可施。” 還有一人表示贊同,附和道: “崔兄說得有道理,時間過去了快一個時辰,如今長安的百姓大半都在亂流之中,朝廷卻一點動靜都沒有,若是真有應對之法,他們豈會無動于衷,恐怕已經黔驢技窮了。” “哈哈哈,那就等著李世民服軟吧!” 眾人皆是朗聲而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