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是網絡直播,除了粉絲,以及好奇的路人之外,各大報社網站的記者,媒體人,大v,包括主持人同行,明星藝人,不好也在關注。 記者們是尋找著新聞素材,很好理解,同行則是羨慕地看著臺上的肖一若。 此役一過,會讓更多人認識自己,很好的舞臺。 明星們看的理由就多了,學習,敬仰,好奇,看熱鬧... 肖一若還是有些緊張來著。 雖然是直播,但沒電視節目那么嚴格,并沒有人會去追究你的口誤。 可作為主持人,對于個人的要求都是很嚴格的,能不出錯,肯定不會放松。 這種訪談類節目最大的難度在于隨機應變。 為了效果,只是把會提出的問題先給劉福榮先生看過,經過篩選后,在遞交回來,并不知道會如何作答。 那么,節奏會非常重要。 回答長短時間不是肖一若能控制的,如果有感而發侃侃而談,可以有時間考慮怎么過度到下個問題,但也有一句話搞定的時候。 這會,就很考驗他的語言組織能力,畢竟不是課堂,很生硬地一問一答。 怎么能做到順利過度,肖一若認為是對于對方的了解。 經過這一個月來的學習,他可以好不無夸張地說,對于劉福榮,就算最鐵的粉絲,也不如自己了解偶像。 出色的記憶力,不僅讓他熟知作品,獲得的各種獎項,還有許多來自經紀人,好友親朋“爆料”。 隨時可以取出一段素材用來銜接,這樣,不會出現冷場,也是肖一若的底氣來源。 雙方落座,劉福榮確實瀟灑,舉手投足之間,和一般人就是有些不一樣。 肖一若故意看了他幾秒,微微搖頭:“這大概是多數男人到了這個年紀,都想要有的狀態吧。” 劉福榮一側頭:“哎,我的年紀又不大,不是說,按照人類的標準,能活一百二歲,我這兒還不算中年呢。” “我道歉。”肖一若笑了笑:“相信不止是我,包括圈內許多同僚,都有個好奇點,四十年,真不短,你是如何能做到一點緋聞都不沾身呢?” 網絡采訪和電視采訪完全不同,尺度比較大,而且和劉福榮交流過,對方對于某些對藝人來說相對敏感的話題完全不在乎。 想給粉絲帶來一個真真實實的劉福榮,所以,第一個問題就比較勁爆。 “緋聞,也是有的。”榮哥十指交叉,自然地放在大腿上:“年輕的時候嘛,那會拍戲,記者喜歡亂寫,也不管是真是假,看你和哪位女演員搭配,第二天,立刻出來我怎么怎么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