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螺絲刀螺絲刀,夜里起來安地板……” 月色如水,范曉東正拿著錘子和鐵鑿,在明亮燈光的映照下,一下又一下地敲擊著手里箱子。 箱子的體積大概只有臺式的電腦機箱那么大,制造材料未知但很堅固,在高溫和撞擊的雙重影響下,只是外表被摔變了形。 由于密碼鎖已經無法使用,只能通過蠻力打開。 范曉東的力道很大,形成的噪音更不用說了。 若是在白霧來襲前大晚上的這么敲,隔壁鄰居非得分分鐘報警不可。不過譚雅在霧里都能睡著,這點噪音也算不得什么。 在經過了整整一夜的努力后,鑿子被磨掉了五分之一,那堅硬的箱子也被從中剖開,從厚厚的墊層中取出了一枚被保護得很好的硬盤。 硬盤只有兩指大小,通體銀色,表面上清清楚楚地印著七束光線奔赴星空的標志。這代表著此枚硬盤的生產者,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一個全球性組織——群星。 隨著科技的膨脹式發(fā)展,世界各國對資源的爭奪日益激烈。森林需要為城市的擴張而讓步;海洋成為了污染廢料的蠱床;土地被不義的戰(zhàn)爭侵蝕得千瘡百孔。 早在四十年前,人類就初次嘗到了毀滅性擴張的苦果。 那日漸降低的空氣質量,讓濾塵口罩成為如同一副鞋子那般重要的出行必需品。沙暴和臺風的災害次數頻繁增多,本以為可以稍微遏制一下當時全民內卷的浪潮,但在互聯(lián)網高度發(fā)達的時代,在哪上班不是個上呢? 而作為必備的生存資源,無害的飲用水成為稀缺資源,被早有準備的組織大量囤積。正常流通至市場的飲用水根據純度的不同而被分級,供給不同經濟層級的人類飲用,價格最高的一批,甚至比珍藏百年的紅酒都貴。 弱小的國家因為戰(zhàn)爭的影響內亂不斷,卻無力去抵抗真正的敵人,更無力阻擋那比戰(zhàn)爭更可怕的自然災害,只能在絕望滅亡中禍首吞并。 在那個年代,似乎所以帶表正能量的語句,被念出來時都會帶著一層反義。 就在普通人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迷茫的時候,世界各國的科學家聯(lián)合發(fā)表了多項鉆研多年的成果,針對不同程度污染進行了有效的整治。 這個由頂尖科學家自發(fā)形成的組織,便是群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