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于110米欄,他現(xiàn)在也算一個理論上的高手了,只是日常訓練再加10公里跑之外,并沒有更多的時間去真正嘗試過110米欄的實戰(zhàn)。 “其實我原本就對110米欄挺有興趣的,在私底下我自己也做過一些針對性的訓練練習。”蘇哲尬笑著滿口胡謅:“不如我們去跨欄館試試就知道了。” 自從有了沙雕系統(tǒng)后,蘇哲覺得自己簡直深刻地領會了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 雖然蘇寅生幾人對于蘇哲的說法并不相信,但幾人面面相覷后,仍舊跟著蘇哲到了體工隊跨欄組的訓練場地。 對于蘇哲的提議,幾人都有些微的心動。畢竟這次的事情,最好的解決方案當然是蘇哲能夠跨項目參賽,還跑出一定的成績來,這樣網絡噴子們怎樣都無處可嘲。但理智上,眾人都覺得這是個不可能的方案。 賽道前,蘇哲正在做一些準備的放松動作,賽道旁,蘇寅生仍舊沉著面孔,其余三人的心情也并不樂觀。 “老蘇……啊不,老周啊。”李明登瞥了眼蘇寅生的臉色,沒敢找他說話,而是轉頭詢問體工隊110米欄的主教練周宏志:“你覺得吧……阿哲這小子,跑110米欄……能行嗎?” 周宏志同樣皺著眉,臉色深沉:“有點懸,阿哲這小子,身高是硬傷,177的身高,說不好聽點,在跨欄項目里基本算是二等殘廢了,不說跨欄的頂尖好手,咱們體工隊的這些個小子,最矮的一個汪鵬,183.5。” 聽到周宏志的話,另外幾人的臉色更差了。 瞥了一眼邊上的幾個老伙計,周宏志嘆了口氣:“行了,這有什么好氣的?各項目要求不一樣罷了。好在阿哲的身材比例好,下肢夠長。真要說他這個身高的跨欄世界名將也是有的。” 周宏志憋了最后一句沒說出口——只不過這樣的例子少之又少罷了。 一個身高177的跨欄運動員,想要去和周圍身高普遍185往上的運動員抗衡? 周宏志忍不住又嘆了口氣。 賽道上,蘇哲已經做好了跑前的準備,蹲到了起跑器上,示意旁邊一切就緒。 周宏志拿起發(fā)令槍,自覺擔起了發(fā)令員的身份。 “各就位,預備——” “砰!” 在槍響的瞬間,蘇哲快速地離開了起跑器,飛一樣地迅速向前,并在啟動加快到一定速度后,快速抬高了自己的上半身。 這個動作看得邊上的周宏志眼睛一亮:“咦,這個起身的時機很好!” 聽到周宏志的夸獎聲,蘇寅生和趙長河也互相對視了一眼。 蘇哲的這個上半身抬起的時機,和在短跑百米時的節(jié)奏完全不同,確實符合110米欄的特點! 這是意外巧合還是……? 所有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地看向奔跑中的蘇哲。 他的欄前跑速度很快,在即將到達欄前時步幅微收、起跨腿蹬地、上半身身體迅速前傾、手臂擺動,形成了跨欄中特有的“攻欄姿勢”。 “跨得好!”周宏志的雙眼更亮了,他萬萬沒想到,蘇哲的跨欄技術竟然這樣嫻熟,雖然在跨欄動作、節(jié)奏和欄前跑的銜接上還顯得有些青澀,但整體的技術動作干脆利落,僅從單個動作上來說,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教科書級的典范了。 接下來,周宏志等四人眼見蘇哲一路攻欄向前,如摧枯拉朽一般,這十道橫欄完全無法對他造成阻礙,他飛馳的姿態(tài)就像不斷躍起的獵豹,矯健、飛快。 當10個欄架過后,最終的沖刺更是蘇哲的短跑后程加速強項,當他利落地奔過終點線時,周圍的周宏志等人還沒從驚詫的狀態(tài)中恢復過來。 李明登忍不住對蘇寅生問道:“老蘇,阿哲這小子真的沒有經過專門的跨欄訓練嗎?” 蘇寅生雖然心里也很驚詫,但聞言仍是朝天翻了個白眼:“自從他回來后,天天都被我和老趙盯著,他能去哪里練跨欄?” 四人均是面面相覷,對于蘇哲熟練流暢的跨欄過程感到不可思議。 這種程度,絕對已經到達了專業(yè)跨欄運動員的水準了。 “對了!最終成績是多少?!”李明登最先想起這個關鍵問題,他立刻轉頭看向訓練賽道上的電子計時器,隨即被上面的數(shù)字唬的一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