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在眾人焦慮的等待中,110米欄的決賽即將開場! 張敬與王淼川也嚴陣以待,介紹完所有選手后,兩人也就蘇哲的情況為觀眾們做了介紹與說明。 王淼川:“蘇哲選手在今天上午的預賽中,已經成功跑進世錦賽110米欄的參賽標準。同時,他作為男子百米短跑與110米欄的兼項選手,今天他所面臨的是一日四賽的可怕賽程,稱之為魔鬼賽程也毫不夸張。” 王淼川:“就在15分鐘前,蘇哲選手剛剛以百米短跑預賽第二組第一名的成績進入男子百米短跑的決賽,退場后又迅速回到了賽場上,參加我們目前的110米欄決賽,這對他本場的體能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張敬:“是的,不僅如此,在本場110米欄決賽結束后,僅50分鐘后,蘇哲選手就要參與到男子百米的決賽中,這個賽程對他的個人成績或許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隨著解說們的介紹結束,場上的所有人員也已經都做好了準備,周天爵與葉俊、蘇哲分別位于第三、第五、第六賽道,賽場上的所有選手們都已在自己的起跑器上嚴陣以待。 終于,裁判員發出了嚴肅的預備聲。 緊接著,發令槍響! “砰!” 比賽正式開始! 在淅瀝瀝的雨中,選手們的腳奮力蹬離起跑器,讓自己的身體盡可能地向前沖去! 在啟動的一瞬間,周天爵與葉俊的姿態極為相似,兩人兇戾的目光都在狠狠地盯著前方,此時此刻,唯有終點才是他們所追逐的目標! 在聽槍啟動反應上,周天爵與葉俊不相上下,啟動反應速度都在0.15以內,而蘇哲因為略微疲憊的狀態,哪怕已經集中精神,但在起跑反應的那一瞬間仍舊沒能比過他們二人。 隨著所有選手蹬離起跑器,眾人都開始邁步行前沖刺,攻向第一個欄架。 最快到達第一個欄架面前的是周天爵,與他的速度不相上下的則是同樣拼盡全力在向前沖刺的葉俊。 他們二人在攻向第一個欄架的過程中,幾乎是以虎狼之勢在沖殺,洶涌而出的氣勢甚至影響到了身側的選手,讓后方的對手沖刺的節奏出現了片刻的遲滯。 蘇哲雖然并沒有受到他們的影響,但是此刻他的狀態也不算尚好,他在發力蹬離起跑器時,就已經發覺右腿的爆發力略有不足,這就是體能下滑所帶來的全面影響。 在欄前賽段中,他的身高因素限制,使他原本就不具備優勢,再加上體能下滑所致,這令他無法發揮出最快最強的沖刺速度,在起跑階段到欄前的這一賽段,他僅僅位于第四的位置,只能勉強維持在中上游的序列之中。 而當蘇哲到達第一欄的欄前準備開始攻欄時,周天爵與葉俊已經躍過第一個欄架! 他不能輸! 他必須要更快! 蘇哲的雙眼也死死盯著前方的終點,體能流失的沉重感被他死死地壓制著,他盡自己全力調動起體內剩余的力量,控制著自己向前的節奏。 既然在最初的沖刺爆發上有所缺失,那么就在接下來的奔跑節奏中將之前所丟失的優勢拿回來! 奔跑向前也是一個蓄勢蓄能的過程,只要在整個過程中掌握節奏,借用奔馳過程中產生的勢能,就能讓自己向前沖刺的速度逐步提升! 更重要的是,蘇哲對于自己的耐力以及后程加速的能力有足夠的信心! 而周天爵與葉俊雖然在初始沖刺階段的速度足夠快,但是這也將消耗他們的大量體能,他們兩人在欄間的節奏優勢并不如蘇哲,此消彼長之下,讓蘇哲有了一絲趕超兩人的希望。 看臺區的觀眾們此時早已經將自己的嗓子喊到嘶啞,喇叭聲和吶喊聲不分伯仲,所有人都在聲嘶力竭地支持著自己看好的選手,希望他們能夠在比賽中奪得最優異的成績! “哲少加油!老資永遠支持你!!!” 不少糙漢子們手中瘋狂揮舞著小旗子,在大聲叫喊著為蘇哲加油。 從啟動時就不占優勢的蘇哲讓他們的心頭收緊,全都陷入了緊張的狀態之中。 “哲少沖啊!!!干他丫的!你能贏!!!” 或許是收到了看臺上觀眾們的激勵,又或者是在奔馳的過程中,向前沖的勢能讓他已經可以稍微借勢。 蘇哲在跨越第一個欄架之后,只覺得身上的力量略有恢復,右腿在蹬地向前時的爆發力也比開賽時要更加地有力! 跨過第一個欄架之后,蘇哲開始下意識地加快自己的步頻,這種戰況之下,他必須將自己的優勢最大化,哪怕步頻控制在110米欄這個更加講究欄間節奏感的項目中已經被有所削弱。 天空中的雨水并未停止,而賽場上沸騰的戰斗也并未止息! 火熱的戰況讓冰涼的雨水也變得火熱。 周天爵向來中二的面孔在賽場上變得嚴肅而冷厲,他的目光銳利地瞪視著前方,頭腦中始終謹記著自身的節奏控制,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節奏的拉快上。 他自信于自己對于身體穩定性的掌控,哪怕是雨水和濕滑的賽道也無法阻止他向前沖刺的心。 從他被呂飛挖掘并收為弟子之后,跨欄一直是他引以為傲的能力,哪怕是他今年剛剛從青少年組跨入成人組,耗費了一定的時間適應全新高度的欄架,但他始終堅信,自己在跨欄上的實力足夠碾壓一切! 就算是他的師父呂飛也曾經說過,他當前已經隨時具備打開13秒40的實力,13秒46這個世錦賽的參賽標準,對于他而言更加不會是障礙。 只是,有時候成績的突破也需要一定的狀態與運氣。 他覺得,今天他的狀態正好,此時他的氣勢足以讓他擊潰眼前的一切阻礙! 葉俊的氣勢也正如虹。 作為一名國內頂尖的跨欄名將,葉俊所處的時代既好也不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