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清月顯得有些吃驚:“我說你們現在的大學都教些什么?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鄰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給我們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呀!難道你們就沒有好好研究和學習那段歷史?” 難道我們倆依然蒙圈,張清月不屑地搖了搖頭,立即給我們介紹起,鄰國在侵略我們的時候,在他們東北拓荒團里實行的寮母制度。 說著說著,張清月的眼睛里,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了一種愛昧的神態。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鄰國開始了全面的侵略我國戰爭之后,在給我國人民造成重大傷害的同時,也給他們帶去巨大的人員傷亡,使得前線士兵人數嚴重缺乏。 為此,他們只好用國內的青少年來替補,在我國東北成立了所謂的青少年義勇隊,進行參戰前的訓練。 這些十五、六歲的年輕人,參加義勇隊之后,除了訓練、吃飯,就是睡覺,生活枯燥乏味。 尤其是軍事訓練,要求他們具有軍人一樣的應戰能力,以及很強的攻擊性。 青少年難以適應這樣高強度的軍事訓練,以及枯燥無味的生活,急躁沖動的他們控制不住的自己的情緒,不僅互相之間經常打架斗毆,造成訓練營的局面異常混亂,這讓軍官們非常煩惱。 為了盡快的安撫這群急躁的青少年,他們從自己的國內找來了很多三、四十歲的女人,名義上是來給他們當媽,照顧他們的一切日常生活,讓他們在枯燥和高強度的訓練中,感受到母愛的溫暖。 實際上,他們的軍官知道,這些年輕人,對成熟婦女抱有某種期待幻想。 為了讓他們順利地度過青春期,進而為侵略戰爭做出貢獻,那些三、四十歲的婦女,在軍官們的默許下,還要充當這些青少年的放松工具。 這就是所謂的寮母制度。 也許正是這場侵略戰爭,給他們帶來了后遺癥,所以在他們當今的社會里,家庭亂搞的現象普遍存在。 張清月在鄰國留過學,她的丈夫和孩子現在還在鄰國,所以她對鄰國的歷史和現實,比一般人都更加關注,知道的也多。 聽完她的介紹之后,溫如玉眨巴著眼睛,不解地問道:“這跟我們有什么關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