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以前有錢的人家,那用的可都是青磚勾縫,甚至還會用到磚雕。” “不過大多數普通的人家,一般都還是那種土坯壘成的,后面抹一層泥或白石灰,不過火炕里邊的結構是比較復雜的,必須使鍋灶—煙道—煙囪構成出能夠保存并達到火炕每一處的熱量、順利地排出而不漏出煙氣的一個有效熱循環系統。” “我之前就說過,壘炕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情,這不僅僅是復雜在它的原理上,也復雜在它的制作上。” “壘炕要先在地上用土沙等墊高到炕高的一半,夯實之后再用土坯砌成s形的煙道。不過到倒是也可以先砌煙道,然后在其中填適量的土沙。” “這樣盤出來的土炕比較結實,炕面也不易下沉。而在煙道里,其實還會放置幾個存煙灰用的叫做灰膛坑。” “煙道壘好后就是安炕面。” “這炕板其實也是有些講究的,訂好炕的尺寸之后,然后事先要用四根木條圍成一個矩形框,這木條里面的尺寸,就是炕板的尺寸。” “而最早,這炕板是用泥巴做成的。” “和的泥巴里面加點枯草,增加炕板的黏性,然后再放上幾根木棍用泥巴填充滿,這里的木棍就是充當龍骨的作用。” “做好之后晾干去框,這樣炕板就做好了。以前的炕都不是很大,基本上二尺長一尺寬三寸厚左右就夠了。” “而且這樣的炕板做好之后上面還要用泥漿將炕板和墻縫填充好,這樣才能防止灶坑里面的煙從縫隙中跑出來。” “不過……即便是這樣,其實每次做飯的時候還是會冒出不少的煙來。” 直播間。 “對對對,每次一燒火的時候,屋子里就滿是白煙!” “可不,小時候每次做飯的時候都寫不了作業,就是因為太嗆人了!” “沒錯,每次做飯的時候都要提前去外面放風,連對我吸引力最大的電視都看不了……” “是啊,夏天還好,到了冬天,那簡直就是鼻涕一把淚一把的!” “還會冒煙?” “那就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真的假的?” “那這沒有辦法解決嗎?” “是啊,總得找方法避免一下啊?” 李遠:“方法當然有了,而且從東北大炕的變化就能看出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