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這里所提到的‘湯餅’,就是熱湯面。 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 五月,是惡月。 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 而將新的小麥磨成面粉煮湯吃,吃后出一身汗,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所以六月食湯餅并不是陋習,是有科學道理的。 進入伏天除了喝熱湯面之外,倒是還可以吃過水面。 將煮好的面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鹵子,不僅刺激食欲,還能敗心火。 而伏里還可以吃炒面,就是那種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的面。 這種吃法雖然聽著有些不入流,不過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而在唐宋時更為普遍。只是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后再磨面吃。 不過當然了,現在說吃面的事情還是有些早,今天的初伏……李遠晚上要做的,是頭伏必吃的食物……餃子。 李遠拿著韭菜鐮子走到院子里,來到了靠在墻角位置的那一排韭菜旁。 如今的天氣已經入伏,菜園中的大多數菜,都已經下來了。 像是一些黃瓜、茄子、辣椒、豆角等食物,李遠更是早就有已經吃上小半個月的時間,更不用說什么大蔥、生菜等了,如今的院子中的綠色食物,基本上可以而實現自給自足。 而此刻的李遠,正打算割點新鮮的韭菜,做今天晚上餃子的餡料。 李遠拿著韭菜鐮子,左手把住地里新鮮的韭菜,右手的韭菜鐮子朝著韭菜快速割下,而后便聞道那新鮮的韭菜味道。 那韭菜的顏色深綠,上面還帶著新鮮的泥土,稍微一抖,就掉了不少沾在上面的泥土。 李遠:“現在天氣比較熱,晚上做個素三鮮餡料的餃子,吃著也不會太膩。” 直播間。 “素三鮮餃子?放粉條的那種嗎?” “酸菜餃子多好吃啊,吃什么素三鮮……” “啥是素三鮮餃子啊?” “放粉條?素三鮮不就是蝦皮、韭菜和雞蛋嗎?怎么還能放粉條呢?” “就是放粉條的啊,我們這邊的素三鮮都是這么做的。” “不對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