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遠忍不住再次搖頭,感嘆道:”想以前的時候,這牛可是稀罕物,別說這養了幾年就吃掉,就算是老的剩一口被殺掉了,那都是犯法的事情。” “哪像現在,這些稍微上了些年紀的老牛下場……幾乎都是送到了屠宰場。 直播間。 “不讓殺牛?還有這說法呢?” “我怎么沒聽說過殺牛還犯法的,主播你不是胡謅的吧?” “要我說就應該立法,牛牛這么可愛,為什么要把它們殺了吃肉?” “這可不是主播胡謅,在古代確實是不允許吃牛肉的,尤其是殺牛,那是要坐牢的,刑法相當嚴重!” “這……真的假的啊?” “是真的,我們國家是最早將保護動物納入到法律的國家,而且最初的動物保護法就是為牛和馬設立的。” 現代人經濟條件好,吃的食物也十分豐富,別說牛馬這一類動物,就算是一些珍惜的動物,古往今來也向來有烹而食之的例子。 不過其實在古代,牛和馬卻是并不允許食用的動物之一,而古獻中更是有很多相關的記載。 《禮記·王制》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漢律·九章》載:“不得屠殺少齒,違者棄市。” 《唐律疏議·卷第十五》載:“官私馬牛,為用處重,牛為耕稼之本,馬即致遠供軍,故殺者徒一年半。” 西周直至清朝,法律都是明確禁止屠宰牛的,輕者坐牢,嚴重甚至會有砍頭的懲罰,足以證明當時國家有多重視殺牛這項罪罰。 甚至當時農戶養殖牛都是需要在官府處備案才允許養殖,而且即便是自家養的牛年老體衰,沒有辦法再進行耕作時,牛主人也只有先向官府提出申請,經過許可后,才能屠宰。 而且屠宰之后的牛肉雖然可以吃,可是對于一些牛皮、牛筋等東西,都是要必須上交給官府的。 因為牛的渾身都是寶,牛皮制盔甲,牛筋做弓弦,牛骨熬膠,制作弓箭,幾乎牛的每個部分都是有用處的。 所以即便是現在,養殖牛的養殖場也要比其他動物的多出很多,就是因為牛渾身都是寶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