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樹上的木耳應(yīng)該是最近剛剛生長的,除了最上面的那兩片大的,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剛剛冒頭的,個頭還很小。” “這樣的木耳至少還得長上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生長成我們平常食用的木耳大小。而且看樣子……這根木頭上應(yīng)該都會被木耳長滿。” 李遠湊近那生長著木耳的木頭,發(fā)現(xiàn)上面全部都是木耳的菌絲和小木耳,數(shù)量還算不少。 如果順利的話,未來的一兩個月的功夫,這根木頭上面必然會被新鮮的木耳長滿。不過單單說現(xiàn)在…… 這么看著,還真是有些覺得惡心。 直播間。 “這些小小的都是木耳嗎?” “看的我密集恐懼癥都要犯了,有點惡心。” “這根木頭承受了它不該承受的重量……” “這些都是木耳?這么多?不然,我看主播要不直接把整個木頭都拖走把,這樣一邊長一邊吃……過癮!” 李遠看著這位名字叫做‘晴天草’網(wǎng)友的留言,忍不住點了個贊。 李遠:“拖走?這位‘晴天草’網(wǎng)友的建議到確實是個辦法。” “別說,這根木頭要是拖回家,每天定時的給它放在陰涼的地方澆澆水,不出一個月,還真的會收回一大批新鮮木耳!” 雖然拖走聽著有些覺得夸張,不過從理論上來講,這還真的是一個行得通的辦法。 木耳的本身就是因為菌絲感染而產(chǎn)生的東西,按照木耳的生長環(huán)境,只要有菌類,有可供生長提供能量的木頭,再加上水和陽光,那木耳便可以生長出來。 而且這木耳鮮品的保鮮時間并不長,若是這次錯過……恐怕再次看見這些木耳,就都已經(jīng)腐爛了。 所以拖回去,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李遠搖搖頭,惋惜的說道:“不過可惜了,我才剛進山,總不能一路上都扛著一根這么粗的木頭回去,所以……也只能放任這些木耳在這里,等待它們的有緣人了。” 這些木耳大的大,小的小,若是采摘,安歇能吃的恐怕連一頓都不夠吃,還不如就這樣放棄,還能省點時間。 雖然有些惋惜,不過李遠還是果斷的放棄了這些木耳。 而事實證明李遠還是頗有先見之明的,剛從這邊離開,沒想到李遠就發(fā)現(xiàn)了剛?cè)肷綍r心心念念的榛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