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唐家堡內,李長生帶領旅館的客人,聚集在衙門口,手握雙錘,敲響堂鼓,大訴冤苦。 “咚!” “咚!” “咚!” 鼓聲如長夜驚雷,犁破黑暗。 越來越多的唐家堡百姓,或被堂鼓聲、或被叫苦聲,或被看熱鬧心理,驅使到了衙門。 衙門外。 官差魚貫而出。 李長生仍在擂鼓,并用陰陽變駕馭著采蓮的心神,聲情并茂的哭訴著自己遭受的凌辱。 “那狗日的雜碎,強暴我…” “逼迫我當著孩子的面…” “他還殺了我的孩子…” “我那可憐的娃兒,才滿月啊…” 凄凄苦苦斷肝腸,男人們肝腸緊揪,女人們淚流滿面,城中百姓將自己代入其中,對那素未謀面的唐家軍卒無端生恨。 誰家無妻?誰家無兒? 若今日在這衙堂擂鼓告官的,是自己的妻兒老小,他們有何臉面對父老? “諸位。” 見圍觀群眾的憤慨被徹底點燃,李長生暗自竊喜,駕馭采蓮,燒下最后一把火: “發生此事,采蓮自知羞愧難當,無顏茍活于世,采蓮不求能手刃仇軍雪恨,只求府衙大人能阻止那幫窮兇極惡的唐軍入城,避免再生悲劇,如此,采蓮也能含笑九泉了。” 說罷,不待群眾反應勸阻,采蓮掏出把匕首,凄慘一笑,自盡而亡,以證實情。 民女之怒,血濺三尺! 長空飄雪。 雪如鵝毛。 似大道在訴說著采蓮的苦楚。 “啊!采蓮!” 李長生抱著死去的采蓮痛哭,嘶吼道: “我發誓,我定盡我畢生之力,將那與孽畜無異的唐家軍閥,擋在唐家堡外!” 哭聲。 血水。 大雪。 無一不在影響著周圍百姓的心神。 一時間,府衙外所有的百姓義憤填膺,恨不得食唐家軍卒肉、寢唐家軍卒皮。 “這位公子說的對!” 府衙的那位官員也被激起怒火,高呼道: “我們不能讓那些軍閥進入唐家堡!” 人都有從眾心理的。 連府衙大人都發了話,有了領頭羊,余下的百姓是真憤怒也好,是跟風的也好,俱是高舉鐵拳,聲聲破天,道: “趕走唐家軍閥!” “還我唐家堡安寧!” “打倒唐家!” 少年皇帝,入唐家堡。 僅用了一天一夜,唐家堡,亂了。 混亂中。 李長生托著采蓮尸首,隱入人群,消失。 當天,府衙的告示貼滿全城: 凡收留唐家軍卒者,殺! 凡私放唐家軍卒入城者,殺! 凡給唐家軍卒提供幫助者,殺! 看著告示黃紙上大寫三個殺字,黑袍下隱匿的李長生露出微笑,吹著口哨,出城。 計謀結束了,他可以從唐家堡蒸發了。 剩下的,就交給這些被憤怒沖昏了頭的唐家堡百姓們,自由發揮吧。 … 李長生得逞同時,古海的陰謀也在實施。 白起打仗,靠的是毫無底線,動不動就屠城滅國,戰還沒打,敵軍士氣先滅一半。 古海打仗,靠的則是善于抓住敵軍一切能抓的漏洞,由內至外,擊破敵軍的戰意。 武曌帝朝沒有自己的大軍。 他們有奈落和帝朝龍脈鎮壓國運,沒必要再花一大筆開銷來養一只軍隊。 所以這次來參戰的,是奈落從各王朝、皇朝東拼西湊,借來的軍卒聯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