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90年的9月6日 今天,“汪氏相對論”遇到了一個難題,在汪藏海最后的壁畫中,我們發現了這么一段內容: 這些壁畫上,應該是汪藏海六十八歲以后的事情,當時他已經完成了他最后一個工程,而這壁畫上的內容,大概是說他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出發前往一個地方,類似于出使他國這樣的活動。這張壁畫的構圖,明顯是模仿唐玄奘西去西域的那些唐代壁畫,非常奇特。然而,我們翻查了所有的瓷器,卻始終沒有發現任何能和這相對的瓷畫。 有人說可能是最后的這一次經歷,他沒有任何的建筑作品相對,然而也有人卻堅持地認為,像汪藏海這樣的人,不會有這種例外。沒有瓷畫對應,可能有什么特別的含義或者原因,也許,他的作品被他刻在了其他什么地方。 確實,后來繼續研究,就發現在汪藏海最后的那幾年十分的神秘。完全沒有任何的史料留下來,他的人生,可以說最后的一段時間是空白的。 他在那幾年里到底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呢?這是一個大問題。 1990年的12月6日 這幾個月,我們一直調查汪藏海最后幾年行蹤,終于有了線索。我們發現在最后的工程之后,汪藏海陪同皇帝在長白山有一次祭山的活動。之后就開始沒有任何的文字記錄。 長白山,難道說他進山里去了嗎?我們非常懷疑。 1990年的12月7日 這里無從查起。我們調轉了方向,開始從皇帝那邊入手,在明志中有詳細的出使往來和大典的記錄,我們想從其中尋找汪藏海壁畫上描繪的那次大典,或者他出使別國的記錄。 結果非常讓人驚訝,我們發現皇帝死之前兩年,一共有七次大典,其中六次都很正常,但是。有一次卻很奇怪,記錄十分的簡單,沒有任何的旁注: “洪武二十九年,衛四十六人,士十二人,馬匹一百二十六,珍珠十斗。黃金三十斤等,使塔木陀。” 大典和出使,這是唯一兩個條件齊備的記錄了,然而這個記錄沒有記錄當時出使的官員,但是最讓人奇怪的是,塔木陀是什么地方? 是一個國家嗎?正史中沒有任何的記載。不過很有可能,在明朝的周邊,東南亞,西域這兩塊地方,有著無數的小國,也許這是小國中的一個。不過,汪藏海去和一個小國通使節。這有點奇怪。他的年紀不太適合干這種長途跋涉的事情啊。 1991年2月11日 調查繼續進行,期間我們進行了兩次討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