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樣的話,應該能夠趕得及端午節前搬進新家,可以在新家過端午。 畢竟這古代跟現代又不一樣,所有的東西都是原生態純天然的,不需要晾房、晾家具啊什么的。 到時候將院子前的水塘整理整理,還能趕得上養魚、種荷花、菱角呢。 到了秋天,就有新鮮的蓮藕菱角吃了。 還能隨時釣魚。 母女倆又去后邊那小山坡轉了轉。 一個坑一棵果樹,種的并不密集,大約有三四十棵。 這是特意留了足夠的空間讓它們生長。 現在還都是小樹苗,高的兩米多高,矮的還沒紀青青高呢。 主干都很纖細,手腕那么大點。枝椏也少,但長勢很好,碧綠的葉子看著就透著精神。 樹形也很正,一看就是很有生長發展前途的。 顯然每一棵樹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看了看地面上的碎石子,紀青青笑道:“這樣一個坑一棵樹也挺好的,別的地方都是石子,雜草都長不出來,倒是省了除草了!” 說的薛氏也笑了起來。 笑瞇瞇道:“這柿子樹長得不錯,還有那石榴和杏子、桃子、枇杷,明年應該就能結果了。那梨和柑橘、棗子、櫻桃怕是還得再等兩年。哎,可惜了,咱這一片種的蘋果都不行,不然的話,去你外公家弄些樹苗來倒是挺好的!” 雖說玉水縣與萊山縣是相鄰的,但中間隔著一條巨大的山脈,加上萊山縣又靠海,氣候便迥然不同。 長島上的蘋果在萊山縣都是有名的,玉水縣這邊雖然也有人種那么幾棵蘋果,但無論是品相顏色還是味道,都差得太遠。 基本上家里有果園的人,都不會選擇種蘋果。頂多種兩三棵,自家吃著解饞。 饒是如此,家里人也不是太喜歡吃,既不香甜,水分又不足。果肉入口,沒有那種豐滿的味道,反而有一點味同嚼蠟的感覺。 紀青青聽見這話,忍不住又有點兒饞起來了。 心中一動,笑道:“娘上回還說帶我和姐一起去外祖家呢,不如過一陣咱們去一趟吧?茶場不是要人管嗎?不如問問兩位表哥想不想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