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相信大家都會贊同這件事的。 紀明和和紀同信都表示這事兒肯定已經定下來了,不會有變。 只是虞老先生題字的事兒他們還沒說。 畢竟這事兒還不一定呢,萬一虞老先生不答應呢?那怎么辦?到時候可不好收場。 饒是這么著,紀同向也已經很高興了。 要知道他家里最近也不甚太平。 本來他當里正,他二叔、三叔就很有意見,覺得大哥瘸腿身體不好當不了這個里正,那么就應該讓他們來當。 他們當長輩的還在呢,憑什么讓紀同向一個毛頭小子來當? 當年為這事兒就跟村老、族老前鬧騰過。 但因為紀同向的爹紀明松堅持讓自己的兒子當這個里正,一口咬定這差事本來就是傳嫡長房的。 且紀同向自小就很得人夸贊,做事也穩重,還讀過兩年書,村老、族老們也就沒搭理紀同向的二叔、三叔。 他二叔、三叔雖然不服,但是沒人支持,也只得悻悻作罷。 不過,他們可沒有死心,還在卯足了勁的要拿紀同向的錯處呢。 可是這幾年下來,紀同向非但沒有什么錯處讓他們拿到,相反,這里正的位置他反而越坐越穩了,可把他二叔、三叔給急壞了。 最近村里一口氣賣出萬好幾千畝的荒地,按照規矩,這種大額的買賣大頭銀子屬于縣衙,村里也落了三百兩的好處。 紀同向稟明了村老、族老們,這錢記在了公賬上,說是等年底的時候將祠堂修一修,并且今年祭祖的時候,也不用各家各戶平攤祭品的錢了。 若還有剩余,便暫時先留在公賬上,防備不時之需。 族老、村老們都同意。 紀同向的二叔、三叔一下子就眼熱了,心思又蠢蠢欲動起來。 這么多銀子呢,說是記在公賬上,其實還不是攥在他紀同向的手里?憑什么呀...... 本來這銀子是該在自己手里的不是嗎? 再加上開荒那兩萬多畝地也是紀同向主持,給普通工人的工錢一天都有三十文,那他這個領頭的得有多少? 每天這么多銀子從他手里過,就不信他不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