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桌子菜,不但他們見所未見美味無比,擺盤也相當的好看,配著的餐具也可見是用了心思的,看上去令人賞心悅目、食欲大增。 即便味道沒有這么好,也會讓人有個極好的心情。 更別提還是如此美味了! 這一頓飯,一行人吃的十分愉快并且意猶未盡。 閑聊之間,紀同信又有意無意笑著透漏給他們,說是明早他會給他們送早餐過來,慶余包子鋪的包子,也是他母親在打理在做的。 生意異常火爆,乃是玉水縣城里的一絕。 隱居在杏望村十里杏林的虞老先生,就對自家鋪子里的包子格外喜歡,隔三差五便會讓家中仆人前來購買。 虞老先生知道吧?就是那位名滿天下的虞老先生,儒林泰斗。 三位制茶師父并不懂得什么儒林泰斗,然而趙掌柜和錢賬房是知道一些的。 當下便驚訝問起,是不是他們知道的那位虞老先生,在南書房給太子爺和皇子們當過先生、官居一品,封了大學士的虞老先生? 紀同信含笑矜持點頭說是,那三位制茶師父聽得臉都變了,再也不敢在紀同信面前端半分架子。 他們不懂什么儒林泰斗,但是,趙掌柜解說的如此詳細明白,他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虞老先生的名頭,多多少少全天下沒有幾個人沒聽過一耳朵的。 更何況他老人家如今就在新州之下的玉水縣隱居,新州城里可是說道這件事說了好一陣呢! 好多新州人在外地提起來都與有榮焉,說虞老先生在新州的地界上隱居呢! 紀同信心情舒暢,這下子,終于將他們全都搞定了。相信接下來的事情,必定會十分順利。 事實證明,如他所料。 第二天早上,嘗到了同樣美味無比的慶余包子鋪包子后,趙掌柜等由衷贊嘆不已,羨慕玉水縣城的人好口福。 更羨慕紀同信,有個手藝這么好的母親...... 紀同信與趙掌柜等先行回了紀家村里,紀青青與薛氏隨后才回。 紀同信一回家,保不齊說媒的各種又來了,薛氏得回去應付著。 紀青青也跟著一塊兒去了。 趙掌柜等雖然覺得鄉下有點兒太冷清,在看到那巨大的茶場、品嘗了那命名為玉水虞茶的茶水后,精神大振,安心的住下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