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他送上門的重禮,薛氏回了他一份價值等同略超的重禮。 孟三少就更郁悶了,只得暫且作罷。 自己釀的苦果,跪著也得咽下去。 孟三少來了又走了,薛氏、紀同信等十分默契的,連半個字也沒在紀青青面前提起孟三少三個字。 紀同信跟她說的時候也只說是“孟家來人”一句話帶過。 紀青青自然也不會想到孟三少來過,可即便想到,那又如何?那人做事又可惡又幼稚,過去的事一筆勾銷便罷了,紀青青是不可能再跟他見面、彼此尷尬的。 回到家里的次日早上,紀青青便與紀同信、薛氏兄弟一起上茶場那邊去了。 夏茶的采摘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孟家那邊給介紹了幾位擅于茶場管理的老道茶農(nóng),正在教茶場的人如何管理茶樹、什么天氣、什么季節(jié)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什么蟲害如何防治等等。 薛氏兄弟和紀同信每天都會跟著一起聽一聽。 簽訂了長期雇傭合約的工人們要學(xué),他們更要學(xué)了。 看到茶場一片繁忙,紀青青心里也很開心。 在賬房里一看賬冊,第一、第二批夏茶便一共賣出去一萬余斤,營業(yè)額達到五萬余兩。 除掉各種成本費用、人工費用、管理費用、定制茶葉罐的費用等,純利潤達到三萬六千多兩。 看到賬面上這個數(shù)字,紀青青的心便放下了一半。 當初的決定果然是對的,這茶葉就該走高端市場,本身質(zhì)量在線,加上虞老先生的名聲、孟家的運作,尤其那韓王府的無意助力,更是使之直上青云。 不但迅速打開了市場,更一路飆升。 而孟家的限量限購,更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戶...... 人本來就有這種心理,越是限購表示越值錢、越稀罕、越擔心買不到,那么價錢自然就上去了。 話說,現(xiàn)代的房價不就是這么漲上去的嗎? 紀同信進來的時候,紀青青便向合上賬本向他笑道:“二哥,這賬面上的銀子,咱們先給趙玄懿還三萬兩如何?六千多兩留著做周轉(zhuǎn)我想已經(jīng)綽綽有余了?!? “嗯,我正要跟你商量這事呢,”紀同信笑道:“我也是這么打算的!” 兄妹兩人相視一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