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此同時,外地的大糧商也到了,運送了十萬斤大米前來,說是第二批、第三批大米共三十萬斤很快也會到。 輝縣的大糧商無不變了臉色。 這時候也顧不得什么了,之前囤在隱秘處地下糧倉的糧食急忙運出來銷售,這時候若是再不銷售的話,那大批的糧食就要作廢了。 至于有人暗中找到他們許給的好處,也不要了。 趙玄懿冷笑,派人上門。根本不需要開口,那些之前裝神弄鬼的糧商們一個個十分識趣,乖得跟鵪鶉似的,主動往外掏銀子。 這會兒還不主動,還等什么時候?等王爺問罪上門嗎? 趙玄懿的人也沒這么不明不白的要他們的錢,別說這會兒東宮的人沒準還在暗中盯著呢,就算不盯著,這點兒小錢趙玄懿也看不上。 他們倒也識趣,自己就跑到官府去捐款去了。 當然,少不了一番慷慨言辭,順便給自己拔高拔高形象。 趙玄懿對此并不在乎,他只在乎他們捐上來的銀錢滿不滿意。 結果還是挺滿意的,光從這幾家大大小小的糧商手里收上來的捐款就有六萬多兩銀子,其他大小商號見狀跟風,少不了也有所表示表示,又湊了將近三萬兩。 這筆款項,加上朝廷的賑災銀子和其他物資,以及輝縣的縣令貪墨被查抄的充公家底,全都加起來,足夠三縣每戶災民分上三四兩銀子,讓他們返鄉了。 天氣漸漸冷起來,再不回家收拾收拾、重建家園,這個冬天都過不下去。 朝廷賑災,這次算是非常用心了,再等下去,也等不到什么了。 眾災民們千恩萬謝,感激不盡,揣著銀子,扛著一袋半袋子糧食,陸陸續續的都返鄉了。 災民們啟程,趙玄懿和紀青青也準備啟程。 至于輝縣那位縣丞,以及之前其他兩縣搞小動作的地方官府的人,趙玄懿都懶得收拾他們,留下一句話,足以讓他們萬劫不復。 三縣感恩戴德,鄉紳名流們與地方官府商量,就在輝縣最好的酒樓望春樓設宴,給王爺以及京城里來的各位大人踐行,以表心意謝意。 趙玄懿原本想要回絕了,轉念一想自己去不去無所謂,可京城里那些人跟著來的可吃了不少苦頭。 以往賑災情形如何他不知道,但這一次每個人都累的夠嗆,并沒有半點兒油水可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