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姜然笑了笑,“先生今日這么有空?” “人老了嘛,總要是出去多走走看看的,以免什么時候就看不到了。”尹航老師的聲音依舊是那么儒雅。 這次沒有穿著一身的西服,而是寬松一點的淺綠色唐裝,頭發(fā)斜梳起來,整個人看起來頗有氣質(zhì)。 坐到車內(nèi),掛上了安全帶之后,姜然才看到后面坐著的林曼。 林曼穿著一身淡藍(lán)色的襯衫,下身是牛仔褲。 看起來頗為時尚,風(fēng)格有些簡約。 “嗨。” “嗨。”林曼也是揮著手,笑著說道。 “今天尹航老師說要去昆曲博物館看看,正好那邊的街道在最近也翻修了,好久沒去了,不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樣了。” 姜然了然的點了點頭。 昆曲博物館啊。 這個他知道,這是S級別的打卡地點,可以算得上是蘇江市的一個小地標(biāo)了。 去參觀耦園的時候,正巧路過那里。 如果去打卡的話,想想還稍微有點緊張。 這可是S級別的,整個蘇江市都沒有幾處的地方。 盡管蘇江市這里有著歷代文人都駐足的地方,但能夠評分達(dá)到S級別以上的,也是寥寥。 能夠評級為S的,無一不是聞名天下的地點。 姜然很清楚的知道,上次的那間寺廟,為什么能夠評級為S,是因為那首留在古寺的詩太經(jīng)典了,收錄進(jìn)了教科書中,培育了一代人的成長,驚艷了幾千年。 再者,寺院本身,也是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可謂是千年古剎。 昆曲博物館評級為S,這個更是正常。 因為昆曲的發(fā)源地,就在蘇省! 并且就在蘇江市中。 自從昆曲被評級為世界級別的文化遺產(chǎn)之后,有太多的人不遠(yuǎn)萬里的過來聽最正宗的昆腔。 昆腔,又叫做昆/山腔。 昆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盛唐時期的梨園。 經(jīng)過了漫長時間的成型,宋詞元曲,明清文人大家的過度,最后,經(jīng)過曲圣魏良輔的革新和融合,才到了呈現(xiàn)在世人眼中的成熟昆曲。 可以說,昆曲博物館的存在,是僅次于蘇省博物館的。 水墨江南,至少,水磨調(diào)一般的昆腔可以算得上是這煙雨朦朧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