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78章 君自富于上-《寒門禍害》


    第(1/3)頁

    院試只有兩場,正試一場,復試一場。

    跟著府試一樣,考題都是貼在木板上,由衙役舉著那塊木板在考場內來回進行走動,讓考生查看題目。這次考試只有三道道,四書題兩道,五經題一道。

    第一題: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這是一道標準的四書題,出自于《論語·顏淵》。

    原文是:哀公問于有若曰:“年饑,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曰:“二,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這其實是一個典故,魯哀公與孔子弟子有若的對話。

    當時魯國實行十稅二的稅收政策,但盡管如此高的稅率,國家財政還是很困難,所以魯哀公就請教有若。有若卻是建議減稅,減輕百姓的經濟負擔。理由是:如果百姓的富足,您怎么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不富足,您怎么又會夠呢?

    正是如此,這道題目的意思是:如果百姓的富足,君王怎么會不足呢?

    不得不說,這個提學大人還是很有水準,考的是正統的四書題,而非那些截搭題。雖然截搭題流行于科舉中,但是鄉試后考的還得是正統的四書五經。而現在第一道題又貼近如今的時政,朝廷現在同樣是面臨著“國家用度不足”的問題,更帶著一種為國解憂的味道。

    朱朝現在的稅收確實很是人道,實行的是三十稅一,這無疑很符合儒家的“富民”思想。但很是可惜,現在的環境卻是民不富,君亦不富。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林晧然捻袖揮毫,當即就開始破題。這無疑是極為高妙的破題,一句話便是將“有若”的思想歸納,單此一項便能得高分。

    破題之后,林晧然的筆卻沒有停,在硯臺上蘸了墨,繼續揮灑起來。

    蓋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

    蓋謂:公之加賦,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誠能百畝而徹,恒存節用愛人之心;什一而征,不為厲民自養之計,則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財所有,不盡于聚斂。

    閭閻之內,乃積乃倉,而所謂仰事俯有者,無憂矣。

    里野之間,如茨如粱,而所謂養生送死者,無憾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宁陕县| 罗田县| 三河市| 珲春市| 定结县| 蒙山县| 左权县| 安图县| 松阳县| 周宁县| 舟山市| 天峨县| 乐东| 江津市| 剑河县| 永城市| 宁城县| 沂水县| 张家口市| 安顺市| 长阳| 五台县| 嘉荫县| 柯坪县| 宁城县| 依安县| 离岛区| 玛沁县| 台前县| 塔河县| 松江区| 泸水县| 新沂市| 蕉岭县| 永川市| 应城市| 平山县| 特克斯县| 南木林县| 南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