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國富論-《寒門禍害》
第(2/3)頁
中唐時期,藩鎮割據的情況愈演愈烈,當時各地藩鎮極力鼓吹要恢復周以前的封建制度,反對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目的是為自己的割據制造輿論。
當時被貶永州任司馬的柳宗元寫下了《分封論》,該文章論證了郡縣制的巨大優越性,肯定了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痛斥了各種鼓吹分封制的謬論。
正是這一篇策論,打擊了藩鎮們的氣焰,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鮮明的戰斗性。
如今嘉靖帝召開恩科,那殿試的題目極可能是由他來出題,那現在兩個問題無疑是最迫切。一是倭患,一是窘迫的財政。
只是按著林晧然對性子自私的嘉靖的猜測,財政的問題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因為更關乎嘉靖帝的利益,關系著他修道的事業。
這倒不是全無依據,在嘉靖即位時期,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為其改換父母的問題所引起了爭端,史稱“大禮儀”。
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文臣提出“繼嗣”,要求嘉靖改換父母,以明孝宗為父考。當時四十七歲才中進士的張璁提出了“繼統”的理論,建議嘉靖仍以生父為考,在北京別立興獻王廟。
最終,這場爭論以嘉靖帝勝利告終,而內閣首輔楊廷和被削官為民,中斷了楊廷和在明武宗去世之后推行的政治和經濟改革。
張璁一個初入官場的新人,只因迎合了皇帝的意圖,最終從下級官員升至首輔。而嘉靖帝繼位以來,眾多內閣輔臣均是以“青詞”迎合嘉靖,從而成功入閣。
“迎合圣意”,這似乎成為了大明官員晉升的不二法則。
林晧然若想在將來的考試中脫穎而出,那亦是要“迎合圣意”,而現在嘉靖最頭疼的問題無疑正是銀子。若是他能想到一條解決嘉靖財政危機的法子,不僅能從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更有可能打開一條晉升的快捷通道。
“國而無財,非其國矣,財而不義,非其財矣。是以君子之生財,不損下以益上,須經制得宜,自有以裕于國也?!?
林晧然以著窘迫的財政問題,試著做一篇國富論的策論。他在文中先是表明了比較討好的態度,那就是不能損下而生財。
大明財政窘迫的原因,倒不全是嘉靖的修道支出,還有藩王支出、官員俸祿支出,以及貪墨成風等問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临江市|
徐闻县|
晋江市|
毕节市|
永登县|
区。|
喀喇沁旗|
天全县|
民乐县|
九寨沟县|
大足县|
镇雄县|
黔东|
青海省|
江达县|
沛县|
青海省|
周宁县|
女性|
福海县|
新兴县|
临颍县|
元氏县|
襄樊市|
西城区|
文成县|
许昌县|
安西县|
突泉县|
淮阳县|
松原市|
定南县|
大关县|
定西市|
深泽县|
龙泉市|
获嘉县|
武宣县|
富平县|
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