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幾天回來?” “爭取五天之內吧,東甌市待一天,再回老家處理一點事情,可能要開個會,把那邊的一個項目落實一下,再去看看我師父,還有幾個老朋友,然后其他的……應該就沒有了。” “那也用不了五天啊。” 晚上投籃訓練結束,吃過宵夜,江森和老苗他們一大群人從食堂里出來,老苗對江森的過年行程相當關心和在意。這下真是轉眼一月份都要過完,再過幾天,春晚都要上桌了,奧運會近在咫尺。而江森的訓練,有一說一,卻還遠未達苗工寬所期待的那個水平。 江森的訓練實在太過分散,標槍和跳遠的水平目前倒是穩定了,十項全能也奔著破世界紀錄的水平去,可400米卻只能說是世界頂尖,距離破紀錄還差了些許。1500米就更不用說,按理說江森最牛逼的素質,應該是耐力才對,可出于肉眼可見的原因,這半年來他的1500米成績幾乎一直是原地踏步,根本沒有精細化調教的時間。 而如果真要每項都往最頂尖的方向練的話,那現在江森需要的團隊,也將遠比目前這支隊伍更壯觀。他們甚至需要一些數據分析師,來幫江森構建一整套的訓練和比賽數學模型。 以400米為例,就涉及到每一段百米的配速和體能分配,沖刺階段的步幅和步頻,短短40多秒的時間,每一秒以什么樣的速度,出現在什么樣的位置,都需要精確掌握。 最終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碎技術和優勢匯聚起來,再加上運動員本身天賦異稟的能力,才能造就一個世界紀錄。但目前,江森的訓練基本上純粹就是,對身體潛能的挖掘,和技術優勢關系不大。不論是跑400米還是1500米,他都是“按感覺來”,也就是俗稱的——瞎瘠薄跑。 這種情況,在半年之前,江森還是純菜鳥的時候,老苗是可以忍的。可是半年之后,在距離奧運會已經沒多少時間的當下,老苗卻認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江森現在的身體狀態,已經調整到了在他看來的“最佳運動生理期”。再想提高,就只能依靠那些點點滴滴、零零碎碎的技術提升,喬納森這個長期吃白飯的老外,也該開始派上用場,至于另外一位老外——那個運氣不好的倒霉蛋,居然得了一種罕見病,目前已經跟森之隊解約,回國治療去了。只能說命運弄人,他本可以成為“奧運五冠王”的團隊顧問。 當然,在這件事還沒發生之前,大家還不能到處吹牛逼。 只能先暫時在心里樂,這份愿景,還是得繼續往肚子里憋…… 然后在那之前,自然最關鍵的,依然要說回江森的訓練。 而訓練的關鍵,則依然是時間。 十項全能中的半數,江森都需要進入“精細化訓練”的模式,而這樣的訓練模式,就更需要江森把所有的專注力都拿出來。 老苗掰著指頭算,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他唯一能動用的時間,也就只剩下春節、五一和七月份三個時間段。并且在這么時間緊缺的情況下,他居然還要跟籃球隊共享。 真心是時不我待。 “三天吧。”老苗道,“爭取三天之內回來。這邊來回也用不了幾個小時,你是明天早上九點的飛機是吧?明天一天,后天一天,大后天晚上的飛機回來,行不行?二十八號回來,二十九號還要稍微休息一下,三十號開始訓練。等過年,我們多多少少的,也得放兩天假,這就又耽誤一下,你們下學期開學是幾號?” “三月一號。” “也就是二月份不到三十天,加上現在……你看,也就三十來天的集訓。每一天都寶貴啊。” “是啊……”江森嘆了口氣。 他還計劃著,寒假每天至少寫個6000字的,看樣子,也是比較難了。 老苗好像已經把所有的時間都給算好了。 留給他的“休息時間”,恐怕一天加起來也沒幾個鐘頭。 原本還想讓身體稍微恢復恢復。 話說自打期中考那個節點后,他每天的睡眠時間五個小時都不到…… 兩個人一路聊著,在宿舍區路口分別。 江森獨自走回寢室,回到樓上,樓上還是安安靜靜。他們中醫專業雖然考完了,但其他專業還有考試沒結束,依然處在考前奮斗狀態。 江森推門進去,404房間里,早早的,就一片漆黑。他打開燈,發現武曉松和林大沖的床鋪上,被窩都已經收拾好,被子疊得整整齊齊。 哐哐哐~! 擺在陽臺門后的兔子籠里,賓賓突然從窩里鉆出來,提了提食盆。 躺在床上還沒睡著的宋大江,半翻過身,說道:“回來了?我們明天早上走是吧?” “嗯,早上十點的飛機,你回家的車票我讓葉培在東甌市看看,能不能給你買到別的路線。”江森說著,走到兔子籠前,突然想起今晚還得把這貨送到安安那邊去,隨手給這只吃宵夜成癮的兔子,又倒了七八顆塞牙縫的兔糧,隨口問道,“松哥和沖哥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