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歌聲激昂,無比的灑脫奔放,唱到蒼涼豪邁處,如域外梵音,激起聽者渾身熱血澎湃。 沒有樂器伴奏,唯有一根竹筷,一個瓷碗,但配合歌聲,卻仿佛有千軍萬馬、百人和音。 歌聲婉轉(zhuǎn),聲色跌宕,時(shí)而氣蓋云天,時(shí)而峰回路轉(zhuǎn),瓷碗如響鼓重錘,激蕩在室內(nèi)卻猶如敲出了江湖血路。 所有的人都呆了,看著引吭高歌的聶塵,明明是個少年青蔥,卻無端端的唱出了暮年滄桑,俊秀少年傲然長身,最后用極盡大氣的笑聲,在仰天長笑中結(jié)束了這一段表演。 唱完了,聶塵自己都覺得出了一身白毛汗。 每次唱這歌,就覺得渾身毛孔都在吐氣,那種江湖夜雨、快意恩仇的爽感能從腳底板一直竄到腦門心。 他停下來,長吁了一口氣。 然后端起一杯茶水,喝了口水作沉浸狀。 翁掌柜看著他,目光詫異,覺得這個少年總能給人驚喜。 鄭氏兄弟看著他,眼神崇拜,覺得聶兄天賦異稟。 山西客商看著他,深感香山之地臥虎藏龍。 紀(jì)松和秦政看著他,嘴巴張成O形,科舉出身的兩個讀書人萬萬想不到,一個普通伙計(jì)竟然可以臨場作出這種彪悍的詞作來,還當(dāng)即譜曲,親自高唱,并且唱得不錯,換做自己,大概很難寫出這種超脫的詞作。 陳子軒看著他,震驚錯愕,連折扇都忘了搖了,從聶塵第一句唱出來的時(shí)候,他就像一尊入定了的僧佛,處于難以置信的狀態(tài)無法自拔。 秦淮河花魁馬湘蘭看著他,美目盼兮,俏容驚色,本以為是個蠟頭土槍,不料卻是驚艷楚才,她通音律,懂曲調(diào),更能寫詩作詞,比在場的所有人更能知曉這首歌曲的難得之處。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勝誰負(fù)出天知曉……” 馬湘蘭默念了幾遍,只覺大氣磅礴、震耳發(fā)聵。她聰慧無比,只聽一遍,就記下了所有歌詞調(diào)門,不禁問道:“這首詞牌,未曾聽聞過,不知這位……公子可否賜教此詞何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