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楊集入豳州營-《大隋主沉浮》
第(1/3)頁
隋朝“七十萬”京兵以大興城為中心,分布于關中各個戰略要地,十四營設置大將軍一人、將軍兩人,并在軍營的基礎上擴建為軍坊,每坊設坊主一人,檢察戶口,勸課農商。十四軍為楊堅起家的關中六軍為基礎, 這也是大隋王朝固定的常備部隊,它的直系上屬機構上兵部,但兵部管的主要是日常運行、后勤等雜務,沒有直接管理權。
翌日,楊集和楊家子弟帶著數百名侍衛來到豳州軍的駐地。
正南門的營柵之后,一隊負責警戒的兵卒三五成堆,也不知他們交頭接耳地說著什么,他們聽到哨塔上的巡哨出聲警示之后, 紛紛從一張條桌邊站了起來, 一名隊正見到一支精騎自遠及近,遠遠喝道:“京營重地,閑人止步!”
楊集十名禁衛驅馬上前,停在一箭之外,楊集手拿印信策馬近前,大聲說道:“我是右衛上將軍楊集,奉命來尋豆盧寬大將軍,速速代我通報。”
那隊正一見楊集身穿二品武官服、頭戴紫金親王冠、手拿一桿馬槊,后面十騎都穿著禁衛服飾,就相信了他的身份,此刻見到他手持一支金令,更是面色一變,點頭哈腰的說道:“大王請進。”
楊集聞言皺眉,對京兵軍紀敗壞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他抬起透甲烏金槊,往后一揮, 說道:“入營!”
諸多侍衛打扮的宗族子弟進入軍營之后,眼前的一幕讓大家大開眼界、心頭火起,要不是他們知道這是豳州軍軍營,都以為自己進入某個山賊的寨子了呢。
一般來說,負責站崗放哨的衛兵是軍營的眼睛,但是這些人三五聚集、交頭接耳,軍紀之廢弛真不知壞到了何種地步了?
“聽阿耶說,豆盧寬因懼家中悍妻,常常以處理軍務為借口,攜青樓歌姬狎晚玩,麾下將領群體效仿。我還以為是夸大其詞,如今一見,卻信了七八分。”阿間王世子楊慶冷冷的說道:“這樣的京兵如果在邊境,都不知死了多少次了;打得贏仗才叫怪事了!”
河間王楊弘是楊堅的堂弟,文才武略盡皆出眾,上馬能指揮千軍萬馬殺出赫赫戰功,下馬能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在大隋與突厥的每場大戰之中,都少不了楊弘的身影。而楊爽成神的那場戰役,楊弘為靈州道行軍元帥,率領幾萬大軍為左翼,屢次大敗突厥軍, 保證了中軍的安全。楊廣繼位后, 授任楊弘為太子太保,讓他幫助楊昭打理東宮十率的三萬大軍。
世子楊慶今年三十七,父親所打的幾場大戰,都參與過;但之前他卻當了左領軍的長史;由于專業不對口,楊慶干得極不痛快,聽到母親說楊集要帶宗族子弟體驗軍營生活,便在第一時間找了父親楊弘,征得他的同意之后,便辭去了左領軍長史之職,跑來當楊集的“侍衛”。
這波操作,一是他不想當文職、不想再這么沒沒無聞下去;二是這次整改蘊藏著無窮的機會,只要幫助楊集將豳州軍整頓好,新的京兵必有他的一席之地,而這,也是楊弘支持他辭職的主要原因。
他入營之后,通過軍營的細節,就能看出現在的豳州軍已經墮落了,已經不堪一戰了。心中除了感到憤怒之外,更多的卻是心痛:
心痛赫赫有名、功勛卓著的豳州軍被帶成了一幫廢物。
“習慣就好!”楊集曬然一笑,自打他接下豳州軍,便做了大量的準備,通過蕭玚、段文振那里得到了許多與豳州軍有關的情報。
話是這么說,可是隨著他們一行人深入軍營,楊集再也笑不出來了。
沿途所見都是軍紀渙散的士兵,騎馬走在軍營主干道上,竟能聽到吃酒聚賭發出的喧鬧之聲,這讓楊集心中生出一股荒謬之感。
他甚至覺得,單憑他們這三百多人,就能輕松打穿這個號稱擁有七萬精兵的軍營。
。。。。。。
而此刻,中軍大帳之中,豳州軍大將軍豆盧寬坐在一張坐榻之上,前面的條案擺放著一盒紅色軍令,以及筆墨紙硯等物。
下面坐著二十多名豳州軍高級將校,左將軍王升、右將軍梁宏、郎將唐世宗等人都在,此外還有幾名文職官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固原市|
淄博市|
图片|
盐城市|
九龙县|
黎城县|
金沙县|
北票市|
洪湖市|
新源县|
萝北县|
襄樊市|
辰溪县|
黄龙县|
锡林浩特市|
桂林市|
彭州市|
清涧县|
资中县|
衡阳县|
四川省|
洪湖市|
龙州县|
封开县|
浙江省|
昆山市|
龙江县|
积石山|
阜康市|
淮南市|
台北县|
云安县|
溧阳市|
尉犁县|
文登市|
湘潭县|
五寨县|
神农架林区|
吉首市|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