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李淵決定單干-《大隋主沉浮》
第(1/3)頁
楊廣是個好大喜功、爭強好勝的性子,他的目標不僅是把大隋王朝治理得更好,而且還要超越秦皇、漢武、隋文,使他成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千古一帝。聽說漢武帝出關巡視之時,旌旗連綿千里,大軍首尾相連、千里不絕,便打算在北巡之時,也來這么一招。然而大隋北方鬧了災荒不說,而且內部還有大亂的危險,他只好把五十九萬大軍,刪為三十三萬,留下二十六萬精銳以防不測。
三十三萬大軍加下隨行人員,其實也不少了,如果大部隊一路北上,雖不至于超過漢武帝那種規格,但應該也差不了多少。可就在此時,高句麗卻在邊境集結了三十多萬大軍,擺出了一副大打出手的架勢,無奈之下,楊廣只好又改。
而今天朝會的主要議題就是“改變北巡戰略”,楊廣為了配合和掩飾楊集的行動,對既定的北巡行程和路線進行了修訂,將原訂的一路大軍分為東、中、西三軍。而張衡的意外到來,大隋君臣在朝堂之上把私錢案、倒賣官案,糧囤貨居奇案給辦了,又順手把御史三臺完善了一下。接下來,經過四大派系一番面紅耳赤的爭執,楊廣如愿以償的任命裴仁基為北方水師副都督,成功將河東士族拖入紛爭之中,使其與南方士族一起抵御強大的關隴貴族。
朝會到了最后,楊廣任命遠在洛陽的盧楚為荊州監察刺史,持節調查南方水師所存在的問題、荊州吏治,這又將山東中的盧氏拉入紛爭場中。
一切的一切,都跟他和楊集的既定計劃嚴絲合縫,毫無偏差。此之以后,一邊任其發酵一邊煽風點火即可,用不著楊廣事事參與、事事插手。
等到宣布朝會結束,楊廣和楊集、楊秀、楊達、楊昭立刻跑去安仁殿密謀了。
這一次是以楊集的對付元氏漁陽系的陰謀為主,在他們原定計劃之中,楊集是悄悄地脫離大軍,先去拜訪范陽盧氏,從盧氏那里獲取元氏漁陽系的罪證。然而他覺得不夠完美,決定利用這個契機,進一步分裂關隴三派,方式就是帶著獨孤家和竇氏嫡系子弟北上。不過在這之前,他要去獨孤家、竇家亮個相,以加深元氏的猜忌。雖然現在不會取得任何成效,可是元氏漁陽系一旦被他拿下,那么此之種種,就會暴發出它們應有的威力。
楊集目標明確、方向精準,楊廣自無不允。然而隨著事態的變化和發展,楊廣始終覺得這個計劃存在不足,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更省時省力、效果更好,但不足究竟是什么,他一時間也說不上來。
經過楊秀的提醒,楊廣才知道多了個裴矩。作為遼東道行軍長史,裴矩肯定一路跟著楊集,楊集所做之事豈能瞞得過他啊?
但是楊達卻覺得楊集身邊多裴矩,代表楊集多了一個最強大最有力的助力:一方面是士族跟關隴貴族有著巨大的利益沖突,十分不對路,他們為了扳倒關隴貴族、為了奪取中樞大權,必然在暗中搜羅元氏等關隴貴族的罪證,以備不時之需;而裴氏和麾下的河東士族也會這么做,手上肯定也有元氏的罪證。
這也是派系之爭的必然,自古以來都不例外。由于各個派系擔心敵對派系用罪證來弄自己,一般都會約束自己人,而不是過度放縱,這也導致吏治在一程度上變得清明,所以“皇帝與世家共治天下”在方面,具有積極的一面。
另一方面,盧氏和元氏漁陽系雖然在幽州有著巨大的利益沖突,但盧氏與元氏同屬于臣子的范疇,他們對皇帝有著天然的戒備之心。而楊集一直代表皇帝意志行事,被世家門閥視為皇帝的“滅世”神刃,天然就是盧氏戒備的對象。再加上關隴貴族如日中天、勢力遍布天下,所以盧氏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考慮,絕不會為了一世之利,將監督元家的把柄授予楊集。因為他們擔心楊集轉身就把把柄透露給元氏,使他們盧氏直面關隴貴族的強勢反撲。
但裴矩則不同了,他與盧氏同屬士族陣營,兩家又有姻親關系,如果作為裴氏家主、河東之首的裴矩出面,情況肯定大不一樣。而楊集再把盧氏和裴氏手上的東西疊加起來,那么勢必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至于裴矩這邊,楊達認為他一定幫忙。主要是因為出手的人是楊集而不是他,最后得罪人的也是楊集;而他卻能借助楊集之手,從中博取楊廣好感、消弱關隴貴族、獲得政治實利、士族擁戴,再加上元氏漁陽系確實有罪,他又何樂而不為呢?
要是換作是他,他也干。
楊達和他的兄長楊雄是幫助楊堅奪取天下左膀右臂,期間經歷了無數大風大浪、激流險灘,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而不成功就成仁的嚴峻態勢,也促使他們在考慮問題之時,十分廣泛、深入。而論起對世家的認知,他絕對遠遠超過在座四人。這一番入木三分、直指人心的分析,令楊廣和楊集、楊秀、楊昭盡皆嘆為觀止、心悅誠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海县|
永年县|
炉霍县|
运城市|
隆子县|
湖南省|
彭水|
延安市|
双鸭山市|
万全县|
阿拉尔市|
达日县|
湄潭县|
广河县|
故城县|
锡林浩特市|
上虞市|
石城县|
乾安县|
平阳县|
正蓝旗|
潼南县|
甘洛县|
延川县|
云和县|
裕民县|
吴桥县|
屏山县|
平邑县|
乌兰察布市|
元谋县|
涟水县|
华蓥市|
宁远县|
定边县|
英德市|
于都县|
旬阳县|
辉县市|
汉寿县|
边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