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李淵夜訪衛王府-《大隋主沉浮》
第(1/3)頁
楊集給楊廣轟出中華殿之后,便離開大興宮、直接返回王府了。當他進入大門、繞過影壁,一眼就看到前院呈現出一副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此刻正值仲夏的酉戌之交,關中的黃昏光線強烈、暑氣炎熱,衛王府里的一座座殿宇在晚霞中投下一片片陰影。由于楊集出征在即,府中奴仆要準備很多東西,而其中一些人還要跟著主人出征,所以府上每個人都抓緊時間準備一應物質,不時可見一隊隊汗流浹背的侍衛家仆把一些箱籠和物品從后宅、中庭搬到前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所在、每個人都必不可少,而他們的手上的工作也不容耽擱,楊集也不想自己的出現影響大家、加上無甚大事,于是避開直通前方的正道,沿著花樹遮蔽的抄手游廊走向前方的玄武殿。
楊集一邊疾步前行、一邊默默的思忖著此行任務。
經過先前與楊廣的一番交談,楊集對此行任務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楊廣名義上是讓自己去遼東協助李子雄和宇文述等人防御高句麗、消耗高句麗軍的有生之力,然而楊廣自尊心極重、極為高傲,加上此刻的大隋是當之無愧的霸主,故而高元的舉動終究是把楊廣給激怒了,是以犯下了急功近利的毛病,要自己把高句麗給滅了。
若不然,楊廣豈能認可‘遠征高句麗’這個大名目?更何況,如果楊廣僅僅只是協防,哪至于讓自己去?哪至于任命自己為河北行臺尚書令?
不過楊集倒是沒有認為楊廣犯傻、癡心妄想;這是因為高句麗王高元就在遼東城中,要是能夠將其拿下,高句麗就會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之中,隋軍則能趁此機會,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把高句麗給滅了。
而這種雷霆萬鈞的作戰方式,恰恰是自己之所長,所以楊廣讓自己擔任河北行臺尚書令、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也就合情合理了。
走近玄武殿左偏殿,就看到一名眉清目秀、豐神俊逸、英氣勃勃青年在門口等候。此人名叫劉孝孫,乃是荊州南郡寒門子弟,亦是一個文武雙全、武藝高強的“文弱書生”。
劉孝孫是仁壽年間的國子學的學子,后來因為仰慕劉炫、劉焯,便辭去國子監學子的身份,跑去涼州大學一邊深造、一邊任教。之后結識了同為教師兼學子的孔穎達、孔德紹、顏師古、顏相時、顏勤禮、李玄道、蓋文達、陸從典、姚思廉、劉斌、蔡君和、庚抱、廋自直。
眾人才華橫溢、志趣相當,且都是不受重視的寒士、世家旁支子弟,便惺惺相惜,成了良朋好友。
楊集心知這些人都是名上留名的俊杰,就把他們募集入府當屬官;不過他們在此之前都以學業為重,楊集也不希望他們的潛力被繁重的政務扼殺,便讓他們掛個名。只有到了學校放假、或是嚴重缺乏人手之時,才會把他們調來幫忙。而今,楊集又缺人了,于是就把年紀比較大、學業有成的人調來池屬官了。
劉孝孫現在是衛王府屬官體系中的參軍事之一,品級雖然只是正八品下,但也是吃官糧的人了,遠遠見著楊集走來,便上前行禮道:“大王,有客來訪!”
“誰來了?”楊集隨手把麒麟劍交給了緊緊跟隨的朱粲,有些漫不經心、漫不在意的向劉孝孫問道。
這個時代十分重視禮儀,達官貴人或世家門閥在與他人交往之時,往往都會先行遞上拜貼,若是對方接了,才會按照拜訪,若是不接,則是作罷。這個時辰不問自來的客人,要么是自己人,要么是族人、親戚,而主人面對這類人的時候,根本就用不著擺出正式的面目和架勢;要是過于正式,反而隱隱約約透露出疏遠之意。
楊集今天由于有很多事情要辦,便沒有接下他人遞來的拜貼,加上此時天色已暗,他本能以為是自己人、族人、親戚或是隨軍出征的部下,所以顯得比較隨意。
“大王,來客乃是唐國公李淵。他和族侄楊恭仁已經到了將近半個時辰,如今正在會客堂等候。”劉孝孫“初入門墻”,對于貴族間的齷齪、派系間的爭斗不太了解;他猶豫了一下,又說道:“大王,郝總管說唐國公是貴客之一,卑職便代為接待了。”
“李淵確實是貴客之一,日后要是有人不請自來,只管迎入府中便是!”楊集改變不了當世的規則,也沒有相關去挑戰,便入鄉隨俗的遵遁當世所流行的先呈拜帖的禮儀和風俗;但是他未免錯過送上門來的人才、未免錯過軍機大事和一些機密事務,又特別對都要迎入府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黄浦区|
柏乡县|
孟村|
江安县|
额济纳旗|
武山县|
江达县|
永新县|
康乐县|
洪洞县|
宿州市|
雅江县|
宝坻区|
闵行区|
东宁县|
高台县|
沙坪坝区|
永仁县|
江永县|
荥经县|
大渡口区|
夹江县|
筠连县|
静安区|
满洲里市|
彭水|
平昌县|
桂东县|
乌兰浩特市|
虎林市|
娄烦县|
青河县|
邮箱|
紫云|
湘乡市|
巴马|
清水县|
鹿邑县|
淮安市|
思茅市|